第14章 晋阳保卫战(五)
  战斗第二天

  9日拂晓,倭寇炮兵联队第3中队将放列阵地设在距倭寇东城墙约2650米处,准备配合萱岛支队进攻东城墙。该中队装备的是96式150毫米榴弹炮8门。当时,该炮尚未正式定型,也没有进入量产体制。该中队使用的火炮还是实验品。

  该炮的身管为23.6倍口径,全重4.1吨,高低射界 -5~+65度,水平射界左右15度,可使用92式榴掸、95式破甲榴掸等弹药,炮口初速为540米\/秒,最大射程为米。其在倭寇150毫米级炮中,最先采用自己紧缩炮身,为减轻该炮的重量做出很大贡献。另外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为了缓和汽车牵引运动时的振动,其牵引车车轴上安装了钢板弹簧用悬挂系统。车轮采用库姆木制轮(少部分空气进入胶皮轱辘),牵引速度24公里\/小时。该炮与之前倭寇国内开发的150毫米榴弹炮相比较,在射程、射界、机动性、射击精度、布设时间等方面都有更良好的性能。另一方面,与同时期其他国家运用的150毫米榴弹炮相比较,重量轻,最大射程稍差。

  当然,相对于张凡所属的炮营的150毫米榴弹炮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毕竟张凡所属来自系统,目前属于这个世界的星条旗还在开发的武器。

  \"m2榴弹炮可以发射m1高爆弹、m67反装甲高爆弹、m84彩烟弹、m84烟幕弹、m60烟幕弹、m1训练弹和m14训练弹等弹药,炮管采用高强度钢制成,无炮口制退器,焊接钢结构的大架为单轴开脚式,使用卡车牵引,也可采用直升机吊运。

  口径:105毫米

  全长:5.94米

  炮管长:2.31米

  全宽:2.21米

  全高:1.73米

  重量:2260公斤

  最大射速:16发 \/ 分

  有效射程:米

  而m1155大口径榴弹炮

  口径:155毫米

  全重:5.8吨

  炮长:7.32米

  炮管长:3.63米

  宽:2.44米

  高:1.8米

  炮口初速:564米/秒

  最大射程:米

  就更属于大杀器了

  这种大口径榴弹炮可发射绝大多数弹药—普通榴弹、杀伤子母弹、发烟弹、照明弹、化学弹等。\"

  倭寇的炮火准备期间,第3中队于上午7时52分至8时18分、上午8时20分至8时50分期间两次对倭寇城墙进行射击,发射186发炮弹,命中176发,终于在东城墙上打开了两个豁口,并破坏了东北城楼附近的坚固防御设施。

  接着,倭寇萱岛支队利用炮击效果,以第2、3大队作为第一线,对东城墙发起进攻。

  第3大队在炮火掩护下,向第422团的城墙阵地猛攻。第422团官兵当时观察到,有倭寇步兵约二三百人,以一部攻小东门阵地,另以一部攻击郁传义营,因守军阵地前有外壕阻挡和两个营的据点火力能够互相支援,日军被击毙二三十人,未能得逞。

  当第3大队进攻第422团阵地的同时,第2大队也利用丘陵复杂地形作掩蔽,向第419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