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建内阁
/>   吴三桂八面玲珑的人,出来打圆场道:“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恭贺邱阁老!”

  然后刘希尧、李若链都站出来道贺。

  唯独王承恩不能说话,内臣不得干政,这还是太祖爷朱元璋定下的铁律。从大明朝的法理逻辑严格来说,太监、司礼监太监都只不过是工具人。

  方光琛无官无职,没有他说话的份。

  但是崇祯很快盯上了方光琛。

  “方光琛,朕的内阁现在只有邱阁老一个首辅光杆。他五十九岁了,非得累死不可。你觉得内阁其他人员该从哪里找?”

  方光琛跪地施礼,想了一会儿,“回陛下,大明当下山河残破,从地方到朝堂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南方诸省,倒是有一些合格的文臣,但是路途遥远,一路兵凶战危,能不能过来都不好说。”

  “所以,臣以为,可以从就近几个府州县中查看有没有合适的文官。”

  崇祯呵呵一笑,“附近的文官中,朕还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才。”

  “你觉得你当内阁次辅如何?”

  衙署内,众皆惊悚!除了吴三桂知道方光琛的才能外,其余人都不了解方光琛。

  但是崇祯知道,正史中吴三桂决定起兵反清,筹划方略、坚定决心的就是方光琛。而且吴三桂死后,方光琛坚持抗击建奴,兵败被俘,被凌迟前也对建奴痛骂不已,他的九个儿子,八个一同赴死,都没有一个怂的。另外一个儿子被康麻子通缉了几十年不投降。

  这样的人,当个内阁次辅,有什么问题?

  崇祯朗声道:“就这么定了!内阁次辅外,户部尚书的职位你先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