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蟾蜍蚀圆影,大汉夜已残!
��,有着很高的名望。

  还有刘备,一个鼓捣破鞋之人,为何能收服关羽、张飞,靠的就是他是中山靖王之后。

  以及,大汉皇叔这个金灿灿的头衔。

  这些都是身份名望带来的红利。

  江小白一介布衣,没有任何的身份地位,纵然他再有本事,也会被人瞧不起,曹操就是因为出身问题,而被汉廷朝臣视之卑贱。

  而东汉重文轻武,文学大儒的身份地位是很高的。

  正是明白这声世伯的含金量,江小白才会郑重地向蔡邕施礼,对此,蔡邕没有避让,他好奇的问江小白。

  “贤侄,你所治何学?”

  这是问江小白看过什么书籍,学习过什么。

  闻言,旁边的皇甫嵩笑了:“伯喈啊,帅之他家境贫苦,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他何曾有过所学。”

  “没读过书,那可识字?”蔡邕问道。

  还没等江小白说话,蔡邕就自问自答:“是我糊涂了,想来你是目不识丁的,也罢,日后你就跟着我学,我教你识文断字。”

  “世伯,其实我自读过几本书,倒也认识几个字。”江小白说道。

  “那你认识哪几个字?”

  蔡邕好奇的看着江小白,听着他的话,江小白的脸立刻就黑了。

  江小白:“???”

  这老头过分了啊!

  旁边,皇甫嵩提议道:“不如这样,帅之,你作诗一首,伯喈在诗词方面的造诣颇高,也可为你点拨一下。”

  “甚好。”蔡邕笑道。

  “那我就献丑了。”

  江小白眼珠子一转,开口诵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寒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诗一出,皇甫嵩立刻就惊呆了。

  “好诗,好诗啊,帅之你吟的一首好诗啊!”

  皇甫嵩不仅行军打仗厉害,也有不俗的文学素养,他能听出来江小白的这首诗极妙,那句寒风满洛城,不正是眼下的景象么。

  时值冬月,洛阳城晚间弥漫着寒风。

  此诗应景。

  “确实是好诗,不过……”

  比起皇甫嵩的激动,蔡邕要显得淡定的多:“贤侄,你这诗倒是不错,但给老夫的感觉很怪,很别扭,乍听起来没问题,但仔细琢磨却有不少不通之处,寒风和杨柳能共存否?”

  “寒风是冬日之风,杨柳是春日之景,二者很违和啊。”

  蔡邕不愧是文坛大家,瞬间就找出了这首诗里的漏洞,而他直接指出来,就让江小白很尴尬。

  但是江小白怕过谁啊!

  以江小白不服输的性子,岂能就这样善罢甘休。

  “没关系,我诗多,世伯你随便挑,总有一个你能满意。”

  说着,江小白开始吟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蟾蜍蚀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