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十里路的很短,却也很长
  大师兄说,修行的同时要劳逸结合,不能一味的苦练。

  江游听懂了大师兄的意思。

  这家伙是怕没人和他下棋了。

  江游也只有在斗兽棋上,能和大师兄搏杀上那么一会。

  尽管最后还是输的结局,但也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但大师兄也有一个坏习惯,每下一步棋都要想上那么一会,这种拖延战术整得江游很是难受。

  这貌似也是对弈的一种比拼,比的是耐性。

  对于斗兽棋,大师兄唯一的疑问就是:

  “师弟,为什么这老鼠能吃大象呢?”

  江游想了老半天,说:“钻到象鼻子里憋死。”

  大师兄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还想再问的时候,江游已经说:“万事皆有可能嘛,大师兄,别杠了。”

  对付杠精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撕烂他的嘴。

  但大师兄一身修为深不可测,江游自问暂时还不是敌手,他只能选了个折中的办法。

  他选择了装耳聋。

  大师兄的兵器是什么,江游没见过,只知道前者总是背了一个厚重的剑闸。

  于是江游便问:“大师兄,你的兵器是剑吗?给我看看可以吗?”

  大师兄拒绝了,他说他的剑一旦出鞘,便是要饮血的,绝不能轻易示人。

  江游想了一会,忽然跑了出去,没过多久,他端回来一碗鸡血,道:

  “血来了,给我看看呗?”

  这个小小的愿望还是没能如愿,不管他说什么,大师兄就是不肯。

  至于修为和年龄这两个,多少有点涉及隐私了,江游就没多问。

  不过大师兄还是和江游说起了他的故事。

  只是那故事和江游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没有出生在显赫的修行世家,也不是什么王公贵族,连退婚也没有。

  那个少年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村子里。

  一个三代务农的小家庭,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少年的爹娘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做细耕苦种田的农户。

  这样的人家在九州八荒比比皆是,而这少年的家不过是其中一员。

  种稻谷、小麦,一年一季,只有收成的时候,这家人的脸上才会洋溢起更多的笑容。

  每日是精打细算的日子,过着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的日子。

  少年在很小的时候,就见过那些飞来飞去的修士。

  他时常幻想着,自己也会像仙人一样,驰翔在那片蓝天白云之下。

  一个穷苦人家的小孩,怎么会诞生出如此荒诞的想法?

  大师兄说直到今日,他也不知道当年那个他在想什么。

  一个连农具都要修修补补,舍不得更换的人家,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