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发种子
;这家里明明还有余粮呢,却跑去跟一群快要饿死的人抢稀粥喝,那不是造孽吗?做人不能太过贪婪了。
村长听了却是敬佩的拍了拍宋致的肩膀:“老大哥您高义呀。”
虽然宋致说家里还有余粮不假,可谁会嫌家里的粮食多呢!若是遇到贪心的人,都恨不得把粮食全扒拉回自己家的锅里。
宋致有这个觉悟,他心里充满了佩服。
村长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他昂首挺胸地去通知各家各户这个好消息。不一会儿就纠集村里的每个人带上吃饭的家伙往县里赶。
他们决定在县衙附近暂时住下了。
县里的人那么多,他们不去守着怕是喝不上这顿稀粥。
待老村长走后,宋良又继续对家里其他人说:“其实县里不仅仅施粥,我还听县衙里的其他老衙役说,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批种子。到时候这些种子会发给我们,由每户的户主去领。只是这个消息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我就没跟村长说,怕是空欢喜一场。”
“若是这样可是天大的好事呀!”听到县里会施粥救灾,宋致虽然高兴,但也没那么高兴。
那是别人的事。
可若是真的发种子,那就切切实实的关他的事了。
种子啊!
那可是他们家安身立命的东西,可关乎他们这些农户的生存之本呀。
三娘听了也是高兴,如今的朝廷还是很靠谱的。
不仅给他们施粥让人活下来,还考虑到了他们今后的日子该如何。
这样的朝廷真是太有远见了,在这样的英明领导下,百姓们何愁不安居乐业呢。
不过如今灾情虽然看似已经平稳了,可三娘知道灾难还没结束。因为在不久后,有一些人熬不住会把发的种子给吃了。
甚至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想从中牟利。
三娘叹了口气,人们想活下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想到那些反贼喊的口号是如果朝廷真想我们好,为什么不直接发粮食让人们吃饱呢。
三娘听了这种言论就是唾弃,甚至嗤之以鼻,怎么不说没喂到你嘴里呢。
在她看来,朝廷做得已经够不错的了,先是发放救灾粮,让人不至于饿死,肚子里装了点东西,只要熬一熬,等种子种下去后,大家就能活。
可总有些贪婪的人贪图享乐,把种子都吃了,这也怪不了别人了。
三娘心中遗憾,她跟三哥就是没有赶上好时候。
一家人出去逃荒,一路上没能遇上像他们县令县丞这样做实事的好官。甚至根本没听说过有救灾粮说法,倒是有些富户也跟着施粥救人。
可那也只是少数,当时她跟三哥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根本抢不过别人。
领种子这事儿他们倒是听一起逃荒的人说起过,可他们是外来人口,没有户籍根本就领不了种子。
他们人又倒霉,遇上了反贼作乱。所在的县连县令都跑了,县衙根本维持不下去,他们只能活活饿死了。
想到那种反智的言论还是有人听
村长听了却是敬佩的拍了拍宋致的肩膀:“老大哥您高义呀。”
虽然宋致说家里还有余粮不假,可谁会嫌家里的粮食多呢!若是遇到贪心的人,都恨不得把粮食全扒拉回自己家的锅里。
宋致有这个觉悟,他心里充满了佩服。
村长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他昂首挺胸地去通知各家各户这个好消息。不一会儿就纠集村里的每个人带上吃饭的家伙往县里赶。
他们决定在县衙附近暂时住下了。
县里的人那么多,他们不去守着怕是喝不上这顿稀粥。
待老村长走后,宋良又继续对家里其他人说:“其实县里不仅仅施粥,我还听县衙里的其他老衙役说,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批种子。到时候这些种子会发给我们,由每户的户主去领。只是这个消息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我就没跟村长说,怕是空欢喜一场。”
“若是这样可是天大的好事呀!”听到县里会施粥救灾,宋致虽然高兴,但也没那么高兴。
那是别人的事。
可若是真的发种子,那就切切实实的关他的事了。
种子啊!
那可是他们家安身立命的东西,可关乎他们这些农户的生存之本呀。
三娘听了也是高兴,如今的朝廷还是很靠谱的。
不仅给他们施粥让人活下来,还考虑到了他们今后的日子该如何。
这样的朝廷真是太有远见了,在这样的英明领导下,百姓们何愁不安居乐业呢。
不过如今灾情虽然看似已经平稳了,可三娘知道灾难还没结束。因为在不久后,有一些人熬不住会把发的种子给吃了。
甚至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想从中牟利。
三娘叹了口气,人们想活下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想到那些反贼喊的口号是如果朝廷真想我们好,为什么不直接发粮食让人们吃饱呢。
三娘听了这种言论就是唾弃,甚至嗤之以鼻,怎么不说没喂到你嘴里呢。
在她看来,朝廷做得已经够不错的了,先是发放救灾粮,让人不至于饿死,肚子里装了点东西,只要熬一熬,等种子种下去后,大家就能活。
可总有些贪婪的人贪图享乐,把种子都吃了,这也怪不了别人了。
三娘心中遗憾,她跟三哥就是没有赶上好时候。
一家人出去逃荒,一路上没能遇上像他们县令县丞这样做实事的好官。甚至根本没听说过有救灾粮说法,倒是有些富户也跟着施粥救人。
可那也只是少数,当时她跟三哥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根本抢不过别人。
领种子这事儿他们倒是听一起逃荒的人说起过,可他们是外来人口,没有户籍根本就领不了种子。
他们人又倒霉,遇上了反贼作乱。所在的县连县令都跑了,县衙根本维持不下去,他们只能活活饿死了。
想到那种反智的言论还是有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