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然而然,医塾之中所有的奖惩、规则,都是由其背后的世家决定的。

  排外的现象非常严重。

  就好比沈遥凌,她的父亲是户部侍郎,母亲来自江南最富有的矿商氏族,家境绝对算得上优渥,本来绝不至于被欺负,但在医药世家眼中只要是拉拢不了的人便不值一提,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威胁。

  沈遥凌便天然成了被排外的对象之一。

  这几乎成了潜在的定律,身在其中的人都很清楚,但谁也改变不了它。

  毕竟,大偃的医药业自巫医发展而来,自称借了神佛之力。

  而在大偃的史书中,有许多起神医于命悬一线的垂危之际救下皇帝的传说。

  巧的是,那些被“起死回生”的帝王,后来无一不成了明君。

  因此,大偃有了“医者福佑”之说,不少人相信擅医者是神仙在凡世的化身。

  医者的地位在大偃自古以来都非常高,几乎是一直跟皇权绑定在一起的。

  甚至在最鼎盛之时,还有三位神医被接连任命为国师,名义上与皇帝同权,在长达百年的时光里与皇族共享大偃江山。

  现在虽然没有了国师的职位,但医药世家的影响力绵延至今不可小觑。

  几十年前大偃曾爆发过一场恶疾,在史书的记载中,当时惨状极为可怖,河中随处可见病得枯槁的浮尸。

  在死亡的恐惧下,百姓们比起天子,更常求拜的是神医的雕像,祈求着神医能路过自家门前妙手回春。

  但最终当时医师的力量不足以救下所有人,只能等着感染疫病的人死了一批又一批,那场恶疾慢慢地自行消散。

  经此一事,当今陛下或许是觉得经过正式培训的行医者数量太少,面对天灾有些无能为力,也或许是意识到了不能再继续神化医师这个身份,否则会对皇权造成威胁,于是施行了一系列举措,最终将医塾并到了太学之下,广开学府大门,意图打破世家垄断,培养出更多学识丰富的医师。

  这无疑是打压了医药世家的地位,自然会激起不满。

  这几十年来,医药世家明里暗里与皇廷作对,朝廷则连番选择忍让。

  毕竟往前的几百年,医药世家一直与各大贵族打断骨头连着筋,也不是一夕之间能够改变的。

  但当时年少的沈遥凌并不在乎这个。

  她是个局外人,不与任何一方有牵扯,自然是看什么不爽就说什么。

  她口无遮拦得罪了许多人,又从不跟谁低头抱团,致使被排挤得更严重,于是沈遥凌也就对医塾不满得更厉害。

  沈遥凌认为垄断之下的医塾腐朽不堪,她既然已经入了医塾的门,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从内部开始革新。

  便想着拉拢同样被排挤的贺武贺金,帮助他们甩脱世家子弟的控制,想着跟他们结成同盟,成为独立于世家之外的力量。

  贺武贺金在京城是崭新的面孔,才华横溢又饱受世家子弟欺凌,理应是沈遥凌同盟人选的最优选。

  沈遥凌在他们身上是花了心思的,他们每每见到沈遥凌也总是忘不了说感谢她的话,一副无以为报的样子,言语中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