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 裴衍扛起秦妧,走向书房……
��你父王责备。”

  说完,又看向杨氏,笑着解释道:“王爷想要买些字画送给得力部下,哪能选有瑕疵的次品,多掉份儿。”

  这话无疑是在暗讽秦妧附庸风雅,却又舍不得花银子。

  作为小辈,秦妧自然不能直接怼回去,她静坐杨氏身旁,不自觉捏紧了袖口,面上维持着得体的笑。

  刚好这时,薛妈妈送来冲泡好的茶水。

  杨氏请敬成王妃先用,自己也执起盏,吹了吹茶面,“妧儿买的那幅山水泼墨画,是送给我的,不说妙手丹青,也是栩栩如生,我很喜欢,也认一个理儿,金无足赤,瑕不掩瑜,过度追求无暇的事物,只会一无所获。王妃觉得是这个道理吗?”

  稀有的白圭尚有瑕疵,遑论是一幅画。杨氏所言确无不妥,是在陈述事实,令对面的敬成王妃哑然失声,有种自己不够大度,蓄意找茬的狭隘感。

  脸颊火辣辣的,敬成王妃执盏饮了口茶,却因心不在焉烫了舌头,又不得不保持端庄,不想叫人看了笑话。

  将一切尽收眼底,秦妧心口又冉起了丝丝暖意,婆母在没有见到那幅画的前提下,毫无顾虑地维护了她,是真的将她当做家人看待了吧。

  与外冷内热的人打交道,往往会在相处的细节中,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温暖。秦妧轻提嘴角,主动上前为两位长辈斟茶。

  离开字画行时,秦妧将挑选的画作放在车厢内,转头对杨氏道了声谢。

  杨氏捻起桌上的一颗酸梅含进嘴里,酸得皱起脸,“说什么见外的话?”

  品尝完酸梅,她撩起车帘看向街面的店铺,“咱们再去一趟馥糕坊,买些老三媳妇爱吃的杏仁酥吧。”

  “好。”

  担心长媳为此吃味儿,杨氏解释道:“老三媳妇刚怀上,恐有小产的可能,我这个做婆婆的,是会多倾向于她那边,你需担待些。”

  “儿媳明白,母亲不必多虑。”

  “你是个明事理的。”杨氏宽慰地点点头,又想起丈夫离京前叮嘱的事,也就一并道了出来,“按着长幼排序,侯爷是希望长房先传出喜讯,如今让三房抢了先,你夫妻二人也该上上心。当然,这不怪你,是我这个做娘的没有管好儿子们。”

  “母亲言重了,儿媳会加把劲儿的”秦妧答应得利落,可心里不是个滋味,想起晨早对暮荷说的话,又开始纠结了。

  后半晌,秦妧如往常那般,遣人去了一趟内阁官署打听裴衍是否回府用膳,却见暮荷换了一套碧色对襟絺衣走进东卧,两襟各露出一大截锁骨,脖子上还多了一条钑花链子,直抵抹胸的上缘。规矩中透着一丝刻意。

  秦妧摘下鬟上的烧蓝银篦时,打量了暮荷几眼,心里不太舒服,可闸门是自己开的,也怪不得暮荷起了私心。

  只是,若按着规矩,主母在彻底发话前,即便侍女做好了准备,也不可迈出蓄意勾引的第一步。

  “暮荷。”

  “奴婢在。”

  “把衣服拢一拢。”

  暮荷立即掩好衣领,低头做起自己的分内事。

  素馨苑的管事回来后,站在正房门前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