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会
��她。

  自己亲生的儿子媳妇尚且如此。她又拿什么和红枣、云氏两个争呢?

  ……

  原来这朝廷命妇之间贺年,不论老少,不论品阶,真就都是“过年好”三个字!

  继吴氏之后,吕氏跟走马灯似地一连见了甄氏、范氏、饶氏等许多人,终于确信先红枣没使心眼,宋嬷嬷告诉她的就是实情。

  先是她想多了。

  下意识地吕氏看向红枣,正看到红枣告诉云氏:“娘,元师母来了,我过去迎迎。”

  云氏本想说一道去,但看周围一圈晚辈,没人堪陪吕氏说话,便就点了点头,没有出声。

  吕氏看云氏不动,便也不动。

  似范氏、饶氏等人因为男人还是在馆庶吉士,未来能否入元维门下还是未定——未免为人诟病巴结,都留在原地没动。

  于是只红枣、艾氏和甄氏迎了过去。

  天地君亲师,君在上,师在下。加上现又在皇宫大内,坤宁宫门外。看红枣一身超品诰命大妆过来,宁氏虽为师母却不敢托大,反抢先给红枣行礼拜年:“诚意伯世子夫人过年好!”

  得宋氏事先提点,红枣知宁氏敬的是她头顶的七翟冠,即所谓的朝廷体统,便按宋氏所嘱侧身受了半礼,然后方回礼道:“师母过年好!”

  宁氏却是闪身避开。

  站起身,红枣让出地方,艾氏上前蹲福拜年:“师母过年好!”

  这回宁氏正受了全礼……

  吕氏一旁看得纳闷,心说似晚辈得了高官,长辈不肯受礼也是有的——比如近两年云氏家去,跟十三房甄氏见面就是这样。

  论辈分甄氏原是云氏的小婶子。

  因为谢子安官越做越大,甄氏为讨云氏的好便推说自己年青惜福,不受云氏的礼——如今见面都是云氏主动行礼,然后甄氏避让。

  这位元太太不是红枣的师母吗?吕氏想不明白:怎么反是她先给红枣行礼?

  论理该是红枣先行礼,元太太避让才是啊!

  偏红枣竟没一点推脱,其他人也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云氏看甄氏站到了宁氏面前,方告诉吕氏:“老夫人,这来的是尚儿的师母元太太。我去迎她过来!”

  吕氏虽依旧搞不明白状况,但听得“过来”两字,便知自己只要站着等受礼就好,就继续没动。

  宁氏既然见红枣都先行礼不受礼,现见云氏自然也不例外。

  吕氏一旁瞧见,心里便有了底——甭管红枣这个年青晚辈为什么不先行礼,吕氏心说:总之都是自家位尊。相迎和只受半礼已足够表达对师长的尊重。

  吕氏老神在在地在原地等云氏领了元太太后走来告诉说:“老夫人,这位就是伯爷那科元状元的太太,元太太。”

  一句话吕氏明白了,元太太和云氏平辈论交,她作为尊位长辈一会儿可以受全礼,不过为体现自家的尊师重道,最好还是半礼,答辞则跟对刚刚的艾氏、甄氏一样,只一句“过年好”就好,不必蹲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