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一词在众人心中激起的波澜天幕尚且不知,按照自己的步骤讲解道:

  【《永遇乐》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善用典故。不得不说,辛弃疾超会用典的。】

  “可不,一句一典,甚至一句多典。”

  苏轼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惬意道,词一道能与自己齐名,这样的人物苏轼不能放过。

  【不过想想也是,毕竟是老人家了,这人啊,一上了年纪就喜欢讲古,理解理解。】

  女声一副很为辛弃疾考量的样子。

  什么?

  刘彻怔了一下,随后歪着脑袋低笑几声、

  乐了,要不是顾及他传唤了大臣,刘彻指定要在床上大笑几声。

  是啊,辛弃疾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家了,爱用典故,这合情合理!一瞬间刘彻脑子里幻视无数上朝时喜欢引经据典一条条反驳自己的大臣。

  “这都要促狭一下,可真有天幕的。”

  刘彻挑着眉,薄薄的唇角微微上扬。

  【不过人家可不是“掉书袋”,人家用典那都是有理有据,说头可多可多了。】

  “哦?朕不信,除非你讲给朕听。”

  天幕不花一分钱就收获了刘彻做一个合格捧哏。

  天幕首先是放出了一个《永遇乐》所用典故的总结表。

  六处典故的主人翁,文中所代指的名称,以及事迹都以直观的方式摆在众人面前。

  比如

  历史人物文中称呼历史事件

  孙权表字仲谋赤壁之战,与公元229年建立吴国

  “真是一目了然。”

  秦始皇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张图表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在苏轼篇这类图表就已经露过脸了,这次更是加深了秦始皇对图表的排列印象。

  可惜眼下大秦还是多用竹简书写,这种格式虽好,然而受于材料限制于大秦而言不太实用。

  他当下心里盘算道。

  不过这种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想到奖励兑换一栏里的四大发明,秦始皇踌躇满志。

  【仲谋,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他十八岁继承父兄基业于京口起兵,在赤壁之战中联刘抗曹,连曹操看了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可以说如果没有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决断,坚定抗曹,即使周瑜有天纵之才在主公不配合的情况下恐怕很难开展工作。】

  东汉

  “好啊你个曹阿瞒,私底下竟这么编排我儿。”

  刘表只觉自己像一只路过的狗一样被人家踢了一脚,招谁惹谁了,饶是他这样的老好人性格都有些压不住火气。

  刘表以为曹操是在骂他的儿子不聪明,实际上是因为刘表死后,几个儿子为争夺权位而相互残杀。而孙家却是父死子继,兄死弟继,一家人都很和睦,故有所感叹。

  而在另一边的江东

  我,孙权,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