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明君 他想,他终于都算是,没有食言。……
  上京皇城。

  东宫,撷芳殿。

  自天子遇刺,病重卧床以来,已有月余。

  太子魏咎受命监国,由左右丞相协理政务,这位过于年轻、乃至幼弱的太子殿下,至此,终得以再无掩饰地向世人昭示他早慧的表象之下,纵横斡旋于各世家之间而片叶不沾的本事。

  短短数十日,东宫门槛几被踏平,每日登门求见的“贵客”,多如过江之鲫。

  “太子殿下,曹右丞在外求见,特命老奴递上拜帖——”

  “不见。”

  “……”似乎未料到自家主子回答这般干脆。

  跪在下首、一身管事打扮的老翁顿时满脸为难地抬起头来,迟疑道:“殿下,可右丞大人,现已在东风厅候了两个时辰……”

  连着几天,都是天光未亮便已登门,却次次都被故意晾在外头干等。

  那曹右丞毕竟年事已高,又乃两朝元老、门生无数,消息若传出去,外头的人该怎么看?

  “既然他喜欢等,十个时辰也等得。等累了,自然也就明白我的意思。如今想是还没死心。”

  少年手中朱笔不停。

  转眼间,一目十行地看完手中奏本,一个“善”字写罢,随手搁到一旁,复又淡淡道:“东宫中,尚不缺这点待客的茶水罢?”

  “这……”

  殿下自幼脾性温和,待下人尚且和颜悦色,却不知为何,对这权倾朝野的右丞大人颇有微词。

  老管事心中不住摇头,却也知话已至此,便是再无转圜余地,遂无奈低头应是,恭敬退到殿外。

  却不知,自己前脚刚走,后脚,一身黑衣的高瘦青年便又翻窗而入,在魏咎跟前原样跪下。

  “事情进展如何?”

  魏咎听见动静,依旧头也没抬——仿佛早知他在外间等候。话中情绪却显然多了几分波澜。

  “回禀殿下,”顾不离垂首道,“那贼人极为狡猾,逃出上京后,不仅一路以山险掩护,日夜兼程,更多次凭借接应、伪造通关文书。我等虽好不容易寻到线索,与他几度交手,十日前,他却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又在北疆一带彻底销声匿迹,卑职已命人兵分五路,沿塞南五镇向北搜寻……”

  “北疆?”

  “是。”

  魏咎沉凝片刻,忽搁下手中朱笔,从身后画缸中抽出一支卷轴。

  解开封绳,内里徐徐展开,那画上所绘,赫然正是一份北疆舆图。

  “听说北疆,去年闹了一场不小的瘟疫,”手指拂过画上各处,不时停顿,他话音温吞,“燕人死伤惨重,难民蜂拥所到之处,瘟疫散播之迅捷,更是十户仅存一,民不聊生。这里头,受灾最重的……”

  他手指圈住一处。

  思索片刻,又缓缓移向与之接壤的大魏国土,手指游移间,若有所思。

  “这个地方,我记得——”

  却还没等他最后决断。

  门外,忽传来老管事去而复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