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泰州大水
  太后千秋寿诞后第五日,平佳县主高宁雪觐见太后,自称梦中得一奇物,可将心愿写于其上,点燃后此物可缓缓飞到空中,神明便能收到心愿,有祈福,祷祝之功效。

  太后以为高宁雪孩子心性,又来讨自己欢心,并未放在心上。

  谁知,高宁雪当天夜里就拿出了一盏孔明灯,将:愿太后千秋康泰的愿望写在上面后,点燃放飞。

  太后亲眼看到孔明灯飞到天上,惊愕不已,问道:“雪儿,此物真可直达天听?”

  “回太后,在雪儿的梦中,是这样的……太后若有什么心愿,或是有想对天上人说的话,不妨一试。”说着高宁雪就将孔明灯的制作图纸献给了太后。

  太后千秋寿诞过后的第六日,太后将此物命名为:祈愿天灯,并交给匠人所大批生产。

  不过短短的三天,孔明灯,应该说是祈愿天灯,就从内廷传到了民间,到了夜里不少百姓都会将祈愿天灯放飞,京城的夜空煞是好看。

  太后千秋寿诞的第十日,泰州传来急报。

  “陛下,泰州传来八百里急报。”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高律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御笔,急切道:“呈上来!”

  “是!”

  高律拧开手中封红的竹筒,一块绢布从里面掉了出来,抖开一看,上面短短几行字,却让高律的脸色变得铁青。

  臣,泰州知州谢建白,万死叩拜陛下。

  弘宣三年七月起,泰州连降暴雨,绵延已有月余。臣,率军民共同抵抗天灾,然,收效甚微。

  如今泰州城内积水已一尺有余,至臣提笔奏报之时,雨势仍未有迟缓之态。

  泰州毗邻六县,受灾严重……已淹没良田数万亩,六县百姓受灾严重,死伤人丁,家畜,难以计数。

  臣遥拜恳请朝廷驰援,救万民于水火。

  情报最后一行的日期,已经是一个月之前的了。

  看来泰州周围的情况很严重,已经到了连八百里急报也送不出来的地步。

  “速传宜王!”

  “是!”

  半个时辰后,宜王出现在了御书房,他的身上正穿着一袭常服,想来是传旨的内侍催得紧,他连朝服都没换就过来了。

  “臣弟参见陛下。”宜王行礼道。

  高律屏退所有宫人,将绢报递给宜王,说道:“你给朕说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宜王看到绢报上的内容也吃了一惊,说道:“皇兄,臣弟出泰州的时候,的确是下了一阵子的雨,可泰州那边每年到了这个时节都会下雨,而且臣弟走的时候泰州还好好的,毗邻的县城虽然道路泥泞了些,也并未见哪里发了水。”

  在宜王来之前,皇帝已经算过日子了,这件事宜王的确不知情。

  皇帝还是说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就没有你的人来禀报?”

  宜王诧异地说道:“皇兄,依照咱们大梁的律例,藩王的府兵未经朝廷允许,不

  得踏出封地半步。臣弟这次回京所带的人马,是半年之前就禀报给朝廷,经兵部和宗正寺商议后,递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