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道基境 神通——法天象地
  一个月后,小青山。

  周凡静坐在蒲团上,感受着体内那运转全身的‘气’,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九转纯元》九转功成后,短短一个月,他便从炼气三十三重火速升到了炼气三十六重。

  至此,这‘无上炼气术’也算功成圆满了。

  在炼气境打下如此深厚的根基,周凡差不多也可以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接下来便是冲击道基境了!”周凡在心里想到。

  其实在近古之前,修行第一步是就是道基,根本没什么‘炼气境’。

  只是若一开始就是道基境的话,对天资悟性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就有先贤特意从中划分出‘炼气境’,传道人间,减少对天资悟性的要求。

  至此,炼气之道兴盛,逐渐成为修行主流。

  入道基境,说难也不难,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

  关键就在四个字‘玄关一窍’。

  近古之前,修炼者需以自身神意感悟那冥冥中的玄关一窍。

  正所谓“玄窍开时窍窍开。”

  玄窍一开,全身所有穴窍顿开,引气入体,伐毛洗髓,身体向先天之体转变。

  当然了,这先天之体与先天道体不可相提并论。

  先天之体只是回转到人刚出生时的状态,纯洁无瑕,无漏之身,一口先天之气运转周身,享500之寿。

  而自从有了炼气这个境界,先练气,养自身神意,再去感悟那冥冥中的“玄关一窍”。

  因在炼气境的时候,逐步打通了其他穴窍,有了几分先天之体的特征,所以对‘玄关一窍’的感应要精准不少。

  当然了,只有炼气十三重的修为才能有这份把握,炼气九重的便困难无比了。

  好在,之所以先贤划出了炼气这个境界,便在于这点了。

  感应不了‘玄关一窍’,无所谓。

  玄窍开,窍窍开,其中便包括‘祖窍’,这‘祖窍’是关键。

  祖窍为蕴‘神’之所,是下一步修行所必须的,‘祖窍’不开,修行之路便到此为止,无论是诸天百家哪一家,此为定律。

  而炼气九重的修为,足以打开‘祖窍’,继续修行下去。

  这才是先贤传‘炼气’这一境界的目的。

  只是玄窍不开,身上始终有漏,往后修行的潜力便差了许多,错过这一机会,以后需要费很大代价才能弥补。

  而一步落,步步落,往后的差距会更明显。

  以炼气十三重突破的早已到达更高境界,而以炼气九重突破的还在慢慢弥补自己的根基。

  当然了,在元神境界之前,还无大碍,而元神境界则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仰望的。

  若是对修行无望的,可无需弥补根基,总之,仅凭自愿。

  而周凡,早在觉醒天赋神通--天眼的时候,就以对‘玄关一窍’有所擦觉,只是当时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