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结局(下) 修改补……
�往上升,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那就去吧。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杨君苏说:“我听陈市长话里的意思,你的职位应该是北宁县文化馆馆长,你没问题吧?”

  温明知说道:“没问题,文化馆图书馆杂志社都可以。如果实在不行,我就先在家赋闲也行,反正我还能写作和照顾孩子,只要你别嫌弃我吃闲饭就行。”

  杨君苏笑着说:“家务劳动也是社会劳动的一种,你怎么会吃闲饭?这些年家里要是没有你照顾,我就完全抓瞎了。”

  她说这话是真心诚意的,但凡做过家务的人就知道家务有多繁琐,地不扫不会自己干净,饭不会自己跑到桌子上,衣服也要洗,有了孩子就更麻烦。

  告诉完温明知,还要告诉公公婆婆。

  温阳秋和于凤华也没想到会这么快,两人愣了一会儿,才问道:“那两个孩子怎么办?是留下来还是带着?”

  杨君苏说:“带着。”

  “那我们要过去帮忙带孩子吗?”

  杨君苏早考虑好了,说道:“俗话说故土难离,你们在这儿生活了半辈子,去外地怕不适应。孩子已经八岁了,都上小学了,也不用专人带,我们轮流接送就可以。”

  两人的心情相当复杂,既为儿媳妇高兴,又舍不得儿子和孙子孙女。

  杨君苏安慰两人:“爸妈,我们就在隔壁省,不太远,等寒暑假,我让明知带着孩子回来,或者是你们想我们了,就直接坐车去看我们。”

  于凤华勉强笑道:“这样也挺好。”

  新的调令很快就下来了,杨君苏的新职务是河西省长宁市下面的北宁县任县长,温明知也随之调到北宁县文化馆,职务是馆长。

  这个消息在胜利农场引起了轰动,传到县里时,县报的主编袁洛当机立断,这次要去深度采访一下杨君苏。

  袁洛临去之前自然先征得杨君苏的同意,他说道:“杨县长,我是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采访你,你可不能让大家的期待落空呀。”

  杨君苏矜持地说道:“我是个低调内敛的人,本来不想引人注目。但谁让你是我的老朋友呢,我不忍心拒绝你呀。”

  袁洛征得杨君苏的同意后,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小本本上记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便兴冲冲地出发了。

  今天是周日,采访地点在杨君苏的书房里。一见面,杨君苏仍跟以前一样热情:“袁同志,你真是越来越精神了,我早就说过,你的身上有职业记者的精气神,果不其然。”

  袁洛笑道:“杨县长,我以前就说过,你的前途不可限量,果然如此。”

  杨君苏谦虚道:“还跟以前一样,叫我老杨就好。”

  袁洛从善如流,换了一个更接地气的称呼:“杨同志,你的时间比较宝贵,咱们就开始采访吧。”

  “可以开始了。”

  袁洛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杨同志,请问你做为女领导,平常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

  杨君苏挑眉,前世被记者提问最多的是这个问题,这一辈子还是没能逃过,看来大家的关注点是几十年如一日呀。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