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章
  粱远山叫人去拦外孙,那人立刻跑去教育局家属院,谭家人就住那儿。那人在家属院外面等了一上午,回去跟梁远山说,没见到谭文森。粱远山叹气。

  欧成海劝他:&34;你对孩子尽心尽力,孩子关心你,这是好事。&34;

  “我这个外孙你不知道,脑子聪明,又是个倔的,说的出做得到,我真怕他一时冲动做出什么错事,坏了他自己的前程。&34;

  &34;应该不会吧,到底也只是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能惹出什么事?&34;粱远山苦笑,聪明孩子,他们如果想针对人,有的是法子。

  在谭文森心里,从小到大,他最在乎的就是姥姥和姥爷,在为人处世方面,受姥姥姥爷影响很大。

  谭文森不想姥姥姥爷为自己担心,不管内心怎么想,他对外表现出来的一切,看在外人眼里,他一直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他。为人处世可以学,人的脾气秉性却很难改,谭文森也没想让自己改。

  仁义礼智信,这些说起来好听的词,并不能保护他自己。

  他从小就知道,一个人如果想活的稍微好一点,就得凶狠一点,这样别人才敢轻易侵犯你的领地。

  以前他太弱小,脑子和身体都很弱小,没法反击,没法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现在不一样了。

  谭文森不知道欧成海的猜测是不是对的,如果是错的就罢了,如果欧成海的猜测是对的,谭文森已经在心里列出了名单。

  梁家是老北京人,清朝时期家里就有人在朝廷做官,康熙时期,最高做到过一品武官,属于祖上阔过的人。

  朝代换了,底下的人还是那些人,粱家的人脉还在。

  粱远山对这个外孙有多看重,和梁家有来往的人家都知道。只要找对人,他想做的很多事,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到。

  谭文森去了医院一趟,拿姥爷的药方抓了几副药,然后去找之前见过几面的关家人。关晗之,梁家旧识,在他面前,谭文森要尊称一声叔叔。

  往祖上追溯,以前梁家人外出打仗,关家人就是随从军医。清朝时,关家人也出过御医,不过清朝没了,关家也没落了。

  r/≈gt;

  前两年搞四/清的时候,关家人的阶级成分就成了中医院某些有心人攻击他的借口,关晗之从中医院的院长变成普通大夫。

  半个月前闹的凶,他又被拉出来当作典型,受了不少罪,现在被关在城外农场一处牛棚中。谭文森提着从中医院新开的药,坐公交车,下车又走了两个小时的路才到那个农场。他说他要进去找人,人家不让他进,他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翻进去。

  谭文森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这么大的太阳,路上都没人,谭文森顺利地找到了在牛棚中的关晗之。

  &34;关叔叔好。&34;

  关晗之正在打扫卫生,听到人叫他,他直起腰:&34;是文森啊!&34;

  关晗之左右看了看:&34;屋里邋遢,就不叫你进来坐了。&34;

  “不坐。”

  &34;你来找我啥事儿?是你爷爷又不好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