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回炉重造,想不起来上次自然醒是什么情况。

  陈韵替她头疼:“要不还是让你婆婆带睡?”

  赵燕欣舍不得:“昨天晚上找不到我哭得老惨了,早上起来又是哭,认人得厉害。”

  陈韵:“我生完星星产假一结束,她就开始跟我妈睡,也是天天哭得我都想辞职。”

  下半句话音一转:“生完阳阳只想赶快回去上班,实在太累。”

  赵燕欣才没有她生二胎的勇气,摇摇头:“一个就把我折腾得不轻。”

  又补充:“我要是不到三十,肯定要。“

  整数好像是个坎,跨过去的人都敏锐意识到身体上的细微差异。

  陈韵:“我最近也觉得容易累,老提不起劲。”

  两个人嘀嘀咕咕半天,从婆媳聊到房价。

  赵燕欣顺势提到:“星星的小学定了没有?“

  陈韵:“下礼拜线上报名,具体哪所学校还得看分配。”

  女儿陈星月今年七岁,九月份要上一年级。

  赵燕欣:“你当时不是说买了这房她就能上实验小学吗?”

  陈韵:“我们买房时间短,要是今年报名的人多估计会排在后面,只能去兴安小学了。”

  像宁江这样的一线城市,学区房是每个家长都要面对的问题,拥有却未必等于通行证。

  赵燕欣只在宁江念过大学,毕业后直接回老家工作。

  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切几乎一无所知,说:“很不好吗?”

  陈韵:“市排名差一点,勉强可以接受。”

  又自己苦笑:“没想到一千多万买的房,最后还是得勉强接受。”

  宁江的房价,不用在本地也能耳闻。

  赵燕欣:“有没有涨一点?”

  陈韵:“不多,我们本来就买在高位。”

  赵燕欣:“现在哪的不高,我们济安市中心都要三万多。”

  人均工资才多少。

  陈韵:“你不是想再买一套吗?”

  赵燕欣:“再跟我婆婆住,我真的受不了。”

  说起来都是小事,堆在一起全是压垮人的稻草。

  结婚的人,多数都有共同的烦恼。

  陈韵:“我跟亲爹妈都住不到一块,人之常情。”

  赵燕欣:“你们结婚后就一直是分开住的吧?”

  陈韵:“基本是,除了刚生阳阳那阵。”

  多好啊,赵燕欣:“现在想想,你父母也挺厉害的。”

  又带点羡慕:“都是独生女,怎么区别这么大。”

  陈韵从小是家里的核心。

  她毕业后决定在宁江定居,父母就卖掉老家的房子来全然陌生的城市打工。

  那会房价是上代人一生积蓄可以踮脚够得着的,一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