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小裂缝,从背上取出一把折叠梯,二两下,就拼接成了能够横跨裂缝的长度。

  他把梯子架设在裂缝上,用脚踩了踩。

  松软的雪块瞬间塌陷,从边缘滑落掉进裂缝。

  梯子看上去很削薄。

  支撑的雪面又很松软。

  屏幕外的观众们一下就急了,【这该怎么办】

  硬着头皮走过去?

  那也太危险了吧!

  观众们都有点慌,紧紧盯着屏幕,生怕余曜一声不吭地就直接开莽。

  这可不是用力跳就能跳得过去的。

  裂缝区遍布裂缝,一个刹车不及,少年就有可能在跳过大裂缝之后摔进不远处的小裂缝,而且也没有助跑的空间。

  余曜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也的确没有直接冲的打算。

  只不过原因跟大家想的很不同。

  大众认为不能直接助跑跳跃的原因是没有空间容易失误。

  但在余曜眼里,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没有助跑空间,好办,他的核心爆发力他最清楚,完全可以支撑他从上上条裂缝的边缘开跑,一口气跨越一小一大两条裂缝。

  至于跳跃后难以刹车。

  这就更好解决了。

  余曜很确定自己能刹得住车。

  攀岩和登山不同,但很多技巧都可以融会贯通,譬如行进间保护,也譬如动态跳跃。

  在动态跳跃里,很多人都会误以为燃烧核心才是成功的关键。

  但在余曜眼里,恰恰相反,能够在跳起之后及时化去冲势,才是动态跳跃能够成功的最关键所在。

  经过专业体能训练,可以跳起的运动员有很多,但能够完美实现动态跳跃的却很少。

  大部分人都会在跳起触碰终点时滑落。

  归根结底,就在于很多人都把重心放在了跳起的前半段,完全不考虑触碰目标后,因为力量的惯性,身体仍然出于前进和大幅度摆动的状态,很难控制得住后续的平衡。

  余曜自己却是在学习动态跳跃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痛点。

  也总结出了很多自己可能会用到的方式。

  所以才能在动态跳跃中从未失手。

  如眼前的情形,余曜几乎在场景入目之时,就已经想到了相应的解法。

  自己完全可以在跳起落下的过程中,运用他在短道速滑和坡面障碍追逐中学到的弯道变向技巧,急速转弯,把冲击力扭转到与裂缝平行的方向。

  又或者,在跳起后拧转,翻腾,把水平方向的力道转变成竖直。

  顶多不过是后者的方式可能要让膝盖受点罪。

  但看雪的厚度情况,缓冲条件应该比自己想得更好。

  除了这两种立时就能想到的办法,余曜很确定自己还可以有很多种办法解决。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