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看起来还浪费时间的广告硬气多了。

  市场部的大领导当场就给总经理拨打了电话。

  公司高层的会议室里,很快坐满了各个部门的大佬。

  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方案可行。

  但同时也非常头疼。

  尤其是技术研发部

  ()  的部长,锃光瓦亮的大脑门亮瞎人眼,“问题是我们拿不出余曜想要的型号。”

  总经理的脸色凝重,“公司之前的项目计划里没有这种高海拔的设计吗?”

  研发部的特例,头发浓密的副部长咳了咳,“我们的产品针对的市场多样,但也要考虑市场推广,在华国本土这边,有限飞令,一般最高飞行高度只到120米。其他方向,比如农用和航拍……”

  总经理打断他,“我怎么记得之前也过这种高海拔的项目?”

  研发部部长回忆了一会儿,还真想了起来。

  “是有一个这个项目,是跟祁氏那边合作的,他们有个继承人叫祁望霄,对无人机这块很感兴趣。但去年出了车祸,这个项目也就搁置了。”

  总经理眼看着大好的机会就要溜走,不甘心问,“之前的项目进度多少,就不能重启吗?”

  研发部部长:“怕是不能,核心代码都是祁望霄自己写的,如果要推倒重来,项目的进展就会很慢。”

  但他也有一个自以为不错的提议。

  “虽然做不到山脚遥控飞上海拔八千米,但之前那个合作项目的副产品已经能够实现在空气稀薄,温度超低的山顶环境飞行。”

  “我们不妨把这个型号的无人机先送一架过去,并且表达一下我们正在努力的决心,也算是给以后可能的合作结个善缘。”

  听起来不错。

  总经理拍了板,两个多星期后,远在大本营的余曜就收到了辗转多个站点的华国国内包裹。

  外包装满是无人机公司的logo。

  不用打开,就能猜到内里的东西。

  余曜有些惊喜,他在半个月里已经突破了波兰线,并且找到了合适滑降路线,但碍于无人机的极限告罄,迟迟无法开始梅斯纳尔横切的冲刺。

  他迫不及待地拆出无人机,并且叫了卢卡斯一起调试。

  大本营其他团队的人也都来围观。

  灰色无人机在一群人期待的目光里越飞越高,直至变成一个看不清的小点。

  操纵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无人机的海拔高度。

  5200……5500……6500……7000……

  最终数值卡在了7823米。

  很高,是现有民用无人机的最高水平。

  但是还是连死亡区都没能进去。

  余曜有点失望,但想到总比卡罗尔团队的强,就勉强有了一丝丝安慰。

  大不了就进度慢一点,像卡罗尔一样常驻山上,多次尝试,总是会成功的。

  他把无人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