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岭南
�到莫名其妙的穿书,虞滢又叹了一口气。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竹竿轻敲地面的声响。

  听到声音,失魂落魄中的虞滢顿时收回了思绪。

  她转身望去,弄出声响的是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瘦弱单薄的老太太。

  这个老太太,就是男主的亲生母亲罗氏。

  谁能想得到这个看着像六十岁的老妇人,其实还没到五十岁?

  为了衬托男主的悲惨,男主在和亲人相认后且还没有释怀之前,罗氏便没了。

  罗氏身上的衣服全是补丁,一身粗布衣已经磨损得看不出原有的颜色了,袖口的位置甚至还已经磨损成了丝线。

  她手中握着一根竹竿探路,显然眼睛不大好使,所以眯着眼从茅草屋中走出来。

  罗氏手中抱着个陶罐,在院中停下了脚步,眯着眼瞧着院中模糊的身影。

  哪怕看得不清楚,罗氏也能知道站在院中的人是谁。

  几息后,罗氏也没搭理那人,而是走到水缸旁,往罐子中慢腾腾的舀了两勺水,然后走到了院中用来做饭的简陋烧火架子前,继而蹲了下来。

  是了,男主的本家很穷,穷到连厨房都没有,更别说是烧饭用的火灶,就是连一粒米都找不到。

  穿来已经第四天了,虞滢每天吃的都是没有半点油盐的野菜。

  罗氏把探路的竹竿放下,然后再把烧火架上的横木取下,穿过陶罐两耳上的绳子,最后才小心翼翼地把挂着陶罐的横木放回架子上。

  因熟能生巧,罗氏哪怕眼睛不好使,这些杂活也都能摸索着来,一切都有条不紊。

  虞滢因知道原主自私的性子,所以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帮忙。

  之前了解道自己穿书了,她也绝望过,当俗话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她不敢死,也不想死。

  现在除了既来之则安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再说原主也没有路引,全身上下不到十文钱,她从这里离开后,又凭什么活下去?

  这古代的安全性可比不得现代,更别说小说里,现在的这个时候还非常的不安生。

  留下来跟着主角混口饭吃尚能多几分生机,离开了恐怕只会是九死一生。

  她既然要留下来跟着男主混,那必然是要融入这男主一家的,所以她还是一拐一瘸的走向了罗氏。

  因崴了脚,走路会有些声音。罗氏虽然眼睛不好使,但也能听得到声音。

  听到脚步声,罗氏那形如枯槁的手忙颠颤巍巍地去摸竹竿。

  虞滢见罗氏这么戒备的模样,解释道:“我就只是想帮你。”

  听到这话,罗氏皱起眉头,jing惕道:“我能忙得来,不用你帮。”

  罗氏的拒绝,也在虞滢的预料之中。

  原主先前太过恶劣,来这伏家有半个月了,对伏家人不仅是言语上的侮辱,甚至还动手打过人,而且逃跑的时候还把全部粮食卷走了,也不怪现在罗氏对她这般的jing惕。

  再说原主被村民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