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大汉郡国共一百零四,地震波及四十二。地震发生后,灾情频传,邓绥也就一直往外派谒者,吊死问伤,赈济百姓。

  时间慢慢抚平伤痛,百姓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擦干眼泪重新开始生活。

  朝廷运行也步入正轨,迎面而来的一件大事就是孝廉考试。

  尚书令上了一封请求皇太后皇帝参加孝廉最后一场考试的奏表。

  孝廉考试被尚书台一向认为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尚书令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去年武举考试皇帝亲自督考。

  考官的高度决定考试的规格和考生仕途的上限。皇帝主持的考试肯定要比尚书台主持的更重要,考生也有更好的前途。

  就拿二二月份派出的谒者而言,郎官不足,就从留京师的武进士中择取忠厚质朴者充当谒者。

  谒者一职一向是高门子弟和孝廉的禁脔,任期短,权力大,事起而兴,事了而归。谒者若是事情处理得好,有可能立马就能提拔。

  然而,这次竟然混进去了武进士,这让尚书令生出一股隐忧来。他决定也要皇帝督考孝廉考试,不能让武举独美。

  此举正中邓绥和刘隆下怀。二人假意思考半天,并以孝廉乃国之根基,说可以亲自主持。

  尚书令闻言先是大喜,但心中总觉得哪里好像不对。太后皇帝赏脸,他哪有推辞的道理?

  只是太后皇帝主持了最后一场孝廉考试,那前一场谁主持?

  原先的流程是皇帝临时指派官员主持,若真按原来的流程,那就没尚书台什么事情了。

  这让尚书令怎么能能同意?孝廉考试必须握在手中,不能旁落。

  于是,尚书令自请尚书台主持第一场考试,太后皇帝都应了。

  尚书令出了崇德殿,后背出了一层冷汗。他总觉得自己像是被帝后二人牵着鼻子走。

  尚书令召来尚书仆射左雄说了孝廉考试的事情。孝廉考试的渊源与左雄极深,当初还是他上表请求考核孝廉激浊扬清,进贤退不肖。

  “现在不独陛下圣心难测,就是圣上腹中也多有筹谋。”尚书令感慨万千。

  左雄听完,沉吟半响,突然笑起来道:“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尚书令不明所以。

  左雄闻言一顿,随后笑起来,搪塞尚书令道:“陛下与圣上文武并重。”

  尚书令狐疑看了眼左雄,握拳捶自己的腰,摇头笑道:“人老了,不中用了,以后要靠你们年轻人了。”

  尚书台干实事的官员大多出身小世家甚至家世微寒。尚书令年纪不小了,他观帝后二人的态度,怕以后这尚书台要左雄接班。

  左雄不说,他也不追问,反正看样子是对尚书台有利。

  改动后的孝廉考试,无论从考生的质量,还有考试流程都比去年举办的武举要好上很多。

  考试流程的改动不影响考生考试。尚书台主持初试,被正式称为省试;而皇帝主持的复试由于在

  德阳殿举行被称为殿试。

  刘隆在心中暗道,总算把考试流程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