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五月芳菲,人间苍翠。

  古朴墙垣隐在郁郁葱葱的绿树间,映着金色晨辉,宛若一幅精致的画卷。

  一群青衣学子聚于槐树下,他们或坐或立,或侧跪于筵席上。有人高声作诗,有人抚琴唱曲,还有人焚香煮茶。

  好不热闹。

  这便是静香书院一年一度的诗会。

  诗会起初由静香书院的几个学子自创而得,每年举办一场怡情冶性。后来,因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引得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渐渐地,诗会越办越大,除了诗词,还有作画、写字、抚琴、唱曲等等。

  而与此处热闹不同的是,一墙之隔的绿荫下,铺着张筵席,一名约莫十五岁的碧衣少女安静坐在那。

  她手里捧着本书,红唇微抿,正看得专注,连头顶落了好些花瓣都没察觉。

  过了会,有人悄悄从身后靠近,探头瞧了瞧书本上的内容,立即笑起来。

  阿黎扭头看向身后来人: “咦?你怎么不去看他们作诗?听说今年来了好些个才子。”&34;什么狗屁才子,都是沽名钓誉。&34;

  少女坐下来,眉目灵动活泼,正是阿黎在书院结识的同窗好友柴蓉蓉。

  柴蓉蓉今年也才将将及笄,与阿黎同岁,是承恩伯府的嫡出小姐。入书院三年,几乎与阿黎形影不离。

  “你怎么不去?”她问阿黎: “你不是喜欢作诗吗?怎么反而坐这看话本子。”

  “我不喜凑热闹。”阿黎将书合上,坐直身子,取水煮茶: “况且,苏慧每年都要跟我争,她不厌,我都厌了。做得好又如何?无非得个名声罢了。&34;

  “无非得个名声罢了?”柴蓉蓉一脸‘身在福中不知福’地瞧她: “每年作诗猜谜你皆是第一,静香书院才女名声在外头多吃香你是不知。&34;

  &34;怎么说?&34;

  &34;京城的高门世家哪个不想讨个才女做儿媳妇?亏得你从小就定亲了,若不然,恐怕你家里的门槛都得被人踏破。&34;

  柴蓉蓉继续道: “苏慧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她正牟足劲压你一头,想借你的名气为她造势呢。”

  阿黎撇嘴: “无趣,读书又不是为了嫁人的。”

  ≈34

  ;你这话说得好,可世上女子并非人人如你通透。”柴蓉蓉道:“她们出路艰难,读书除了怡情修身,更多是想为下半生寻个好归宿。&34;

  “你得了那么好的夫婿自然是不用愁的。&34;柴蓉蓉捡起地上的花,一朵一朵地摘下: “我们就难

  了,若是家里寻了个好的还好,若是不好的,不知品性也不知为人,盲婚哑嫁,全靠运气。&34;

  阿黎抬头: “也可不嫁,前朝不是有两个女诗人独身的吗,我读她们的人物传记,见其一生很是潇洒。&34;

  “听你这话颇是向往?”柴蓉蓉打趣她: “那好啊,把你那夫婿让给我得了,你是不知,全京城好些女子都眼馋呢。&34;

  阿黎瞪她: “你平日若正经几分,也不愁嫁不出去。”&34;哎呀,你竟然取笑起我来,看我不掐你的嘴。&34;柴蓉蓉扑过去,两人在筵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