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三章合一
��大概是从十家单位中抽调了100余名相关科研人员,什么时候到位,还得听具体信息。”

  有人就好,许如意这心里沉甸甸的石头,可终于拿下去一块,感觉凉快了不少。

  华一心眼睁睁地瞧着那扇子,一开始是只给他扇,后来他一下许如意一下,现在许如意全给自己扇了。这丫头可真是……他还是自己扇吧。

  因着需要办手续,许如意又在京市待了一天,还抽空看了看在京市上学的许为民和许吉祥,这才办好了手续,不过她也没回省城,而是直接去了南河省的平江市。

  ——那里有个平江曲轴厂,是他们二十家试用企业之一,厂长叫做郭大伟,对他们的产品很是上心,是二十家企业里,数据反馈最及时最详细的。燎原厂和东阳厂研发的可进行精加工的卧式铣床,正好要找几l家试用单位,第一个就选中了他们。

  这两天,就要将他们生产的第一台数控铣床送到平江厂,所以许如意也赶过去看看。

  1983年7月,夏日炎炎。

  平江曲轴厂厂长郭大伟原本是等在了办公楼下,因为太过着急,忍不住直接进入了阳光下,去了大门口瞧了瞧,今天的天气达到了今年的新高,足足有35度,外面的水泥地面都烫脚,大中午的,路上根本没人。

  他一头大汗扭头问:“时间没错吗?”

  办公室主任何华立刻说:“我确认了两次,他们早上八点从东阳出发,按着平均速度,就是这个点到。不过厂长,这也太热了,”何华瞧着郭大伟衬衫都湿透了,紧紧地贴着后背,“要不您先回去,我在这儿等等!”

  郭大伟看他一眼:“我热你不热?别弄这些幺蛾子,既然快到了,就等着好了。”

  说着他就看向了外面的马路。

  何华揶揄道:“厂长啊厂长,一年前你可不这样。”

  一提这个,郭大伟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可不吗?当初机械厅说要给他们配两台国产数控机床,他可是拍了桌子的,谁能想到,如今再来新设备,他却是早早跑到楼下,盼着呢。

  这事儿还得从一年半前开始说起。

  一年半前,作为国内几l家大型汽车厂的供货厂,他们厂准备进口12台数控机床,这其中包括数控车削、铣床、磨床、卧式车床等,为的就是解决曲轴生产的效率问题。他们厂也是老厂子了,虽然在出口创汇上没有什么成绩,不过因为产品质量好,口碑一直很好,所以说真的——挺有钱的。

  当时厂领导的想法都很统一,要买就要买好,争取一步到位。

  报告打上去,省厅很是赞同,批复后,他们就着手进行引进工作——还请教了燎原厂机床技术服务厂帮忙设计了方案,核对了合同,所以一切特别顺利。

  他们从德国和日本分别进口了数控设备,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可以年生产曲轴20万件,比他们之前的产品翻了翻。

  因为合同订的严密,一年前两家工厂准时交货,而且无论是从复检还是运输,简直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只是没想到的是,国外生产线到达的同时,机械厅这边也下了文件,将会配给他们两台东阳机床厂生产的数控铣床和磨床,供他们使用和对比。

  当时看到这个文件,郭大伟都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