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三章合一
 许如意问:“顺利吗?”

  陆时章说:“我们本来就在准备,虽然大建很快,但能做的工作我们也差不多了。”

  “毕竟这是第一次,我们跟外商谈赔偿。所以各兄弟部门也都很支持。”

  陆时章介绍,相关单位轻工厅、商务厅都很关注,也给他们输送了人才——仅仅日语翻译,就集合了六位。

  夏国去年才颁发了《律师暂行条例》,而且要求很严格,整个南河省都没有几l位,还是专门从南河大学法律系和司法机关找的专业人才,组成了律师团队,以备咨询。

  但是,陆时章也坦诚:“相关经验并不成熟,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我刚刚打电话就是给商务部国际贸易司的顾怀茗,他在这方面经验比较多。”

  还有外援?

  许如意点点头算是放了心。

  为了这次谈判,机械厅专门腾空了一间大办公室,不过许如意来的太早了,今天才发的通知,大家都是明天到位,所以这会儿人不多——几l位都是翻译,在翻译一些找到相关资料。

  许如意看了看,都是一些案例,是做参考用的。

  到了第二天,大家才到位,许如意瞧见了不少熟人,譬如南河汽车厂的副厂长余为怀和技术科科长刘海涛,还有进出口管理处的任晓友,吴海棠,还有几l位律师。

  见了许如意,大家都上前纷纷跟她打招呼,也给她介绍了一下,许如意这才知道,这些工作人员来源可是五花八门,譬如说翻译,有商务厅的有轻工厅的,还有一位来自于南河大学,他是教授日语的。

  至于法律工作者,则都来自于司法部门,不过薄弱的是,他们对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掌握的并不多。

  相互介绍了一下,知道她是燎原总厂的厂长许如意,很多人就对这位年轻的女同志了解了,实在是就算不知道燎原厂在秋交会上的成绩,还有余为怀不遗余力地推荐。

  现在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听我劝,进口设备,一定要给许如意的机床技术服务厂过过目,要不,就像我们这么倒霉。”

  这可是现成的倒霉例子,一般没对自己这么狠的,掐着自己的伤口给别人打广告,大家也就明白,许如意这个机床技术服务厂多重要,顺便也知道南河汽车厂被坑的真惨!

  大建来的实在是太快了,大家事情都很多,介绍完后,就投入了工作,许如意只跟余

  ()  为怀了解了一下资料准备工作。

  “都整理好了吗?()”

  这是许如意提前说的,余为怀怎么可能懈怠,立刻说:都好了你看看。?()_[(()”

  说着,就把许如意领到了他的工作桌前,将一份份材料给许如意:“这是当时的合同,这是设备到港的相关资料,这是我们第一次维修的资料以及更换的进给系统到港的资料,这是第二次损坏后相关资料。”

  “还有这里,”他又拿了新的一沓子,“这是两次损坏之时的产量,都是详细到了个位数。这个是两次损坏之前,对生产的发动机箱进行的检测报告,这是……”

  “这个是我们去年秋交会后每个月的产量,这个是由此算出的停工损失,还有第一次给付的十五万美元的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