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两章合一
  说怕他们捣乱,也不是空口无凭。

  许如意的诚意已经释放了不止一次。

  第一次在市局他们和张局起冲突,许如意就当面诚挚邀请过。第二次则是在锅炉报出刊后,专门派人去送。

  其实这意思很明显,第一次你们嫌弃我们不知道底细,不敢来,那么第二次张清江他们已经见识过了,你们之间联系紧密,肯定也都探听过了,如果要是有兴趣,这个报纸就是最好的台阶,拿着过来就行了。

  结果他们还是没有动静。

  那就说明,这些厂长们,对燎原厂成见不是一般得深。

  许如意和郭培生的意见都是一样的,“得等着第一台改造锅炉上线后,拿出真凭实据来,才能打动他们。”

  再加上燎原厂规模就小,技术科加上徐磊才九个人,第一次改造几乎是每个团队都盯在项目上,基本没有闲人,所以他们也就歇了这个想法。

  哪里想到,他们电话都不打一个,还一起突然上门。

  这要是没猫腻,才怪呢。

  许如意跟这些人之间接触少,不了解他们的性子,这种探问的事情,自然不拿手,邬汇雍不让她立刻过去,她就先去了技术科。

  办公室里,邬汇雍说是问,自然不是拷问,而是把人请到了楼上,让人倒了茶,借着许如意没到的空隙,一边让人倒茶一边聊闲天:“也没接到事先的通知,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各位要来的事儿,您看,也没迎接一下。”

  这意思挺明显的,就是问,你们来怎么不早说?

  几个人就有点心虚,因为他们昨天晚上才决定来的。

  昨天都下班了,武大成局长突然说要开会,他们是连忙赶过去,还以为是什么重要文件传达,没想到说的居然又是燎原厂。

  为什么用又是这个词,实在是燎原厂最近也太高调了——你说一个要被分流的厂子,却挑头了锅炉改造的大事,有傻蛋愿意买账你就老老实实闷头挣钱不就行了,还出了报纸每家送一份。

  是,文章写的挺好,报道更是有趣,但轻飘飘的一张纸,他们这些老同志还是觉得不稳妥不放心。

  更何况,刘福生那边正接触北河省锅炉厂呢,刘福生说的很明白:“我给你们探探路,到时候改好了你们瞧着好,也用他们就行了。”

  自然,这报纸看一看就放一边了。

  再好能比过省级厂?

  后来张局叮嘱说如果遇到有人打听,要好好应对,他们也就听听,他们又不是锅炉行业的,怎么可能打听到他们头上。

  可谁想到,晚上武局长开会,居然说省厅都注意到了,要求他们配合燎原厂打好翻身战。

  他们这才惊讶,张局说的是对的,这个报道的威力真不小。

  开完会后几个老哥们相互看了一眼,心里都明白,市局要求配合不就是改造锅炉这事儿吗?

  当即,硫酸厂的赵光群就说了一句:“看样子这燎原厂咱们必

  须得去一趟了。”

  这话说的就有意思(),必须而不是情愿。

  在厂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