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些干了多少年的师傅都不能解决,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怎么可能会?

  对的,他认识许如意,毕竟当年许军去世,许家15块钱的生活费还是他特批的呢。

  他直接站起来:“基础不错,去找技术科科长徐磊,就说我说的,让你进锅炉攻坚小组。”

  说完,就想走。

  许如意是真无奈,怎么就不信呢。

  她忍不住说:“厂长我要是真能解决怎么办?”

  郭培生看向她,发现许如意居然真是一脸认真,没开玩笑的样子,他倒也没直接否定许如意,居然也是一脸认真:“我刚刚在会议里说了,如果谁能解决锅炉问题,我愿意让贤。”

  说完,扭头离开。

  许如意:这是独轮车验收受气了吧。

  回到车间,她就知道了答案——对方居然将500辆独轮车每一个都检查了一遍,供销科科长王川华就问了一句:“一般都是抽检,不用这样吧。”

  人家直接毫不留情:“你们什么质量什么名声不知道啊,你以为我们想啊,我们还不想要呢。”

  郭培生气的要死,回来立志解决锅炉问题,挽回名誉,所以才有了这么一说。

  这会儿车间里大家都义愤填膺,“太欺负人了。”“谁能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哎!这都骂到脸上了,咱们不能争口气吗?”

  许如意一边挑废料,张美义一边在旁边愤慨:“气死我了,为了不出错,每一台我们都检查好几遍才出厂,怎么能这么说话?”

  “我怎么这么笨,要是我能解决,我一定当面怼回去。”

  许如意终于找到了合用的几节管道,拿了出来,大概是她太镇定,张美义都不干了:“你就不生气吗?”

  “生气有用吗?还得实力说话。”

  张美义一想也是:“不行,我再去加会班,我要用实力打败他们。”

  等着她走了许如意就先找了一把钢锯,将材料按着设计截断,随后又去了氩弧焊机那块——则是为了焊接锅炉购买的,独轮车用不着,正闲着,焊接起来。

  第二天,郭培生关于谁能解决问题,他就给谁让贤这话,已经传遍了全厂。

  厂长都逼到这份上了,谁能受得了。

  所以,整个车间都是一种又努力又压抑的氛围,用张美义的话说:“这一单五千台我们是拿下了,可这个样子,下一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

  “就算我们独轮车质量很好,可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别人也不会信我们的。”

  “更别说我们又不能生产轮子,听主任说,去掉采购轮子的钱,没多少利润。”

  “咱们厂如果不奋起,肯定要倒闭了,这么多人,怎么吃饭养家?”

  郭培生白天根本不在厂里,他要不去找人帮忙,要不四处找订单,许如意是下班的时候才看到他,又坐在楼梯上了。

  许如意太理解这种感觉了,她写论文写不明白的时候,也是呆呆的坐着,啥也不干,就盯着电脑屏幕,用同学的话来说:“能看出花吗?”

  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