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到了这个时候,林萍萍就露出骄傲的神色。看着其他孩子窘迫的拿着手里的几块钱学费。这让她有几分满足感。

  到了后面林安安的时候,老师一下子也没认出林安安。林安安倒是认出他,“黄老师,我是林安安。”

  黄老师惊讶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让她签了名,继续往后。

  公社中学老师并不多,一个老师带多个班。所以初一的老师依然还是初一的那些老师。

  班主任姓黄,五十多岁,头发花白。黄老师还是班上的语文老师。

  林安安对他的印象就是很严厉的一个老师,对于林安安屡次逃课不上学的行为,他很是反对。多次找林安安谈话。

  那时候林安安也不敢吭声,就只能低着头。

  后来黄老师还上门找孙银花做过思想工作。因为班上的女学生太少了。能多留一个是一个。这年头都宣传男女平等了,结果班上全家都是男娃儿,像话吗?

  可孙银花比黄老师的思想还要坚定。反正家里活要有人干。女娃儿以后结婚了也用不着学问。至于考大学,那更不需要了。女娃儿考大学也是便宜别人家的。有这功夫不如培养孙子。

  最后把黄老师直接赶走了。

  后来黄老师也拿这事儿没办法了。

  不过林安安心里还是很感激黄老师的。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也是唯一关心过林安安未来的人。

  忙完之后,黄老师看着班上空出来的座位,心里一阵沉闷。又少了几个学生,不知道后面几天会不会来。

  国家自结束战乱到建国,到如今普及教育,也就十几年的时间。读不了书的孩子还是很多。

  多数人都是读了几年小学,认识几个字就不读了。在农民同志的心里,读了初中又咋样呢,能读高中的人太少。读了高中也很难考上大学。到时候也没法进城工作,还不如早早的在家里挣工分。

  这种落后的思想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穷。前两年别的地方闹荒,他们这边也受到了影响,吃饭都成问题,更没人注重上学了。

  很多人为了几块钱的学费,就直接放弃了上学的机会。

  他叹息几声,拿着钱就走了。还有一些赊欠学费的孩子,这事儿还要和学校沟通,等年底秋收结束分了钱和粮食了再来补上。

  黄老师是真的担心啊,担心这几个学生下学期就见不着了。

  林安安见黄老师走了,就跟了上去。

  她得尽快改变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印象,得到老师的认可。得主动出击。

  “黄老师!”林安安跟在后面喊了一声。

  黄老师闻言转身,看到是林安安,还挺诧异这个一向沉默的孩子会主动找自己。

  “林安安同学,找老师有啥事儿吗?”

  林安安抬头认真问,“老师,我想问一下,开学后多久会考

  试啊。”

  黄老师不解,“这得等到三个单元学完了,才能进行考试了。大概得一个月吧。你是害怕考试吗?没什么难度的,只要你坚持听课,都是书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