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一重帷幕
emsp; 只有拿着正确的钥匙,才能看见某一类存在,理解某一类知识,使用某一类能力。
所以在使用异国巫术时,也要先对器具和自身进行调频。
在某些体系中,将这一过程称为“圣化”。
这不止是改写了仪式空间的背景音,也是在调整施术者的意识频率。获取了钥匙,进入到某个特定的体系下。
但是光是这样理解,也仍然存在违和之处。
根据乔凡尼的说法,理论上穿梭魔处于拿勒文明圈的“频率”内。
但是生活在拿勒本土的人们明明手握钥匙(处于特定频率),却又大多无法感知到穿梭魔的存在。
也许有“心之壳”自我遮蔽的存在,可是壳上多少存在的裂隙的人,并不在少数。
从这一点来说,文明圈之间的频率差异,或许还不是影响人们对灵体的觉察力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知的三个可能阻碍人类观察虚界的因素:
一、灵觉器官的缺失。
二、心之壳的遮蔽。
三、意识所处的频率。
“第一重帷幕”至少包含这三者,让大多数人类彻底无法观察虚界的存在。
柯林试着去忽略前两者在“感应灵体”这一过程的作用。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自己心之壳的裂隙已经足够宽阔,但依旧没能感应到车厢内的灵体。
季丽安也不可能有所谓的灵觉器官,但是她的感知力却远超自己。
那么如果只从“意识频率”的角度来解释这件事,就很容易能做出某种猜测。
为什么拿勒人无法感知到穿梭魔?
因为穿梭魔根本不处于“拿勒频率”。只是投影到了“拿勒频率”而已。
又或者说,“频率界限”至少存在两个维度。
不同文明圈的差异是一个维度。
力量的密度则是另一个维度。
而这,就是所谓的“虚界频谱”。
柯林已经数次在一些文献中看到这个词汇,但直到现在才真正理解了它的意义。
角度,和力量密度,构成了一个极坐标系。
所有频率都处于这个平面的特定点上,这才是虚界意义上的地理方位,所谓的虚界坐标。
既然万物是由世界中心向外衰退,力量频率越高的存在,自然也就会离外缘的“现实频率”,或者说“物质频率”越远。
那么就像穿梭魔无法在辛西里人所处的频率中施展力量一样。
越是接近“不可言叙者”的移涌和侧影,越难以影响现实,需要寻找干涉现实的媒介?
柯林不经意地想到了这点。
这样看来,物质界确实像是在……发挥着避难所的作用。
那凡人又如何感知到力量频率更高的存在?
“调高”自己的意识频率。
所以在使用异国巫术时,也要先对器具和自身进行调频。
在某些体系中,将这一过程称为“圣化”。
这不止是改写了仪式空间的背景音,也是在调整施术者的意识频率。获取了钥匙,进入到某个特定的体系下。
但是光是这样理解,也仍然存在违和之处。
根据乔凡尼的说法,理论上穿梭魔处于拿勒文明圈的“频率”内。
但是生活在拿勒本土的人们明明手握钥匙(处于特定频率),却又大多无法感知到穿梭魔的存在。
也许有“心之壳”自我遮蔽的存在,可是壳上多少存在的裂隙的人,并不在少数。
从这一点来说,文明圈之间的频率差异,或许还不是影响人们对灵体的觉察力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知的三个可能阻碍人类观察虚界的因素:
一、灵觉器官的缺失。
二、心之壳的遮蔽。
三、意识所处的频率。
“第一重帷幕”至少包含这三者,让大多数人类彻底无法观察虚界的存在。
柯林试着去忽略前两者在“感应灵体”这一过程的作用。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自己心之壳的裂隙已经足够宽阔,但依旧没能感应到车厢内的灵体。
季丽安也不可能有所谓的灵觉器官,但是她的感知力却远超自己。
那么如果只从“意识频率”的角度来解释这件事,就很容易能做出某种猜测。
为什么拿勒人无法感知到穿梭魔?
因为穿梭魔根本不处于“拿勒频率”。只是投影到了“拿勒频率”而已。
又或者说,“频率界限”至少存在两个维度。
不同文明圈的差异是一个维度。
力量的密度则是另一个维度。
而这,就是所谓的“虚界频谱”。
柯林已经数次在一些文献中看到这个词汇,但直到现在才真正理解了它的意义。
角度,和力量密度,构成了一个极坐标系。
所有频率都处于这个平面的特定点上,这才是虚界意义上的地理方位,所谓的虚界坐标。
既然万物是由世界中心向外衰退,力量频率越高的存在,自然也就会离外缘的“现实频率”,或者说“物质频率”越远。
那么就像穿梭魔无法在辛西里人所处的频率中施展力量一样。
越是接近“不可言叙者”的移涌和侧影,越难以影响现实,需要寻找干涉现实的媒介?
柯林不经意地想到了这点。
这样看来,物质界确实像是在……发挥着避难所的作用。
那凡人又如何感知到力量频率更高的存在?
“调高”自己的意识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