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焖面
出门,他们住在城郊,这周围的邻居们也都是在东水县谋生的,隔壁有一家郭氏姐妹,和江清舟关系颇好。

  这刚出门,两人就涌了上来。

  “舟舟,等等我们!”

  这郭氏姐妹大的叫大华,小的那个叫小花,郭家光景一般般,大华小花两姐妹每天都帮着自家爹娘上街去卖菜。宋氏和郭家关系也不错,笑着上前问:“大花今天卖啥菜呀。”

  大华一听,无奈道:“宋婶,我叫大华不叫大花,您咋老是记不住呢。”

  宋氏哈哈大笑:“你们两姐妹的名字太绕了!怪我怪我。”

  小花挺起胸脯笑道:“我觉得这名字好,我就喜欢花,宋婶,我们今天卖野葱和丝瓜呢。”

  “啧,这野葱真不错啊,绿油油的。”

  野葱和大葱的区别就在于野葱根茎特别细,带着一股特殊的辛辣香气,伏天时,落入泥土中的野葱果实就会萌发出细如发丝的嫩苗,等到了秋天,地里的秋庄稼都收完以后,成片的野葱越发长得翠绿鲜嫩。地里也没有什么农活可做了,老百姓就开始动手采挖野葱了。

  嫩绿的野葱用来炒鸡蛋极香,或者炒腊肉,不怕麻烦的,将嫩嫩的葱苗切成细丝,直接和鸡蛋液一起煎成鸡蛋饼,宋氏最喜欢这么做。

  所以宋氏看见野葱肯定要买,直接痛快道:“给我来两把!”

  大华笑了:“成!”

  江清舟则看中那碧绿的丝瓜:“丝瓜也要,买两根回去做汤喝。”

  小花咋舌:“舟舟就是奢侈,这丝瓜用来炒肉多香,咋舍得做汤呢。”

  江清舟点了点她脑门子:“做成汤我又不是不吃瓜只喝汤,你也真是。”

  小花知道她精致会吃,连忙点头:“行行行,小姐说的对。”

  三人私下经常笑称江清舟是小姐,江清舟哼了一声,不理她们了。

  几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县城里。

  宋氏的小米铺就开在甜水井街不远处,当初开业时,宋氏其实不愿在这边,因为这地方离二房实在是太近了,但没法,老爹明显的铺子都在这边,她又不想换地方重新掏租金,只好在这边定了下来。

  小米铺不大,里面主要卖小米、红豆、黑豆、绿豆等等五谷杂粮,生意虽然不算多好,但也是宋氏从小经营到大的。

  江清舟到时,周围的铺子也刚开。

  既然和二房离得近,这周围的妇人和婆子们对于昨天的事自然都知道,她们瞅准了宋氏过来的时机,一窝蜂地都涌了过来。

  “澈她娘,你二嫂家昨天咋了?”

  宋氏一愣:“什么咋了?”

  “这办喜事呢,咋不热闹一整天,下午就结束了。”

  宋氏和女儿对视一眼:“这只是下聘又不是迎亲,哪用得着那么久,一上午还不够啊,还要招待街坊吃席?”

  “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这群妇人平时最乐衷的事就是聊八卦,以江家二房的排场,即便是下聘,那葛氏也会热热闹闹一整日,结果昨天下午说散就散了,这其中要真没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