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

  什么毛病,这么笨重的缝纫机当摆设能看吗?

  她忍不住摊了摊手,“大嫂要是这么想,那可能真的学不会。”

  苏大嫂一辈子学不会只是打个比喻,尽管屡试屡败,她学习的热情却是越发高涨了,闻言立刻挽回道:“小美,你就再教教我吧,我保证认真学习。”

  刘春芳看到要钱不要命的闺女吃瘪,终于承认她爽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般说,“小美你可要想清楚了,现在说放弃,那这么多天用的功夫可都白费了。没把你大嫂教会,一分钱学费都拿不到。”

  苏振兴看媳妇挺不容易,也忍不住帮忙劝说,“对啊小美,这世上哪有容易赚到的钱?你想想那十五块学费,就再坚持一下吧。”

  苏怀瑾简直想要仰天长叹,人类为什么要互相伤害?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半途而废等于血本无归,一分钱都捞不着,咬牙坚持下去,至少能挽回一点损失。

  贫穷使人卑微,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咬碎银牙坚持到底,哪怕这个学生教得她心力交瘁。

  这大概就是风水轮流转了,苏怀瑾凭一己之力让全家水深火热了一个多月,现在终于轮到她被折腾得不轻,而其他家属情绪十分稳定,刘女士的心情更是肉眼可见的一天比一天飞扬。

  只要他们愿意,村子里就没有秘密。

  支书闺女为了帮家里省钱,苦练缝纫机技能,并且对她大嫂倾囊相授的无私行为,到底还是渐渐传播开了。

  消息刚传出去,乡亲们宛如听到了鬼故事般不可思议。

  但除了细节有些夸张,事情是真的,耳朵尖一点的也能听见支书家里踩缝纫机的声音,可见苏小美会用缝纫机是真的!

  前两天听到苏支书在家门口吹闺女懂事的人,原本没当回事,这时也免不了佩服他们老支书的实事求是。

  关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家小美还真长大了懂事了啊。

  大概是私底下被支书两口子教训的很惨,再任性妄为的人也学会长记性了。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大家伙越想越有道理。

  说到底,苏小美私奔损害的是她自己的名声和父母的面子,大清已经亡了,新社会不搞连坐那一套,也不会有人因为苏小美不检点,就觉得他们兰溪村的所有女孩都没教养。

  村里人之前一面倒的批判指责,不过是出于幸灾乐祸的天性,也有些人确实为苏支书抱不平,对这样辜负他们的苏小美感到恨铁不成钢。

  总之,大部分村民跟苏小美没有利益关系,她名声不好的时候,他们跟风落井下石,现在她洗心革面、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也都纷纷换上了善意鼓励的笑脸。

  吃瓜群众就是这么随意!

  但他们这样随风摇摆的立场,给刘春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私奔事件发生之前,刘春芳是全村女人最羡慕的对象,没有之一。

  眼界决定高度,乡下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离不开县城,也就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女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十分狭隘,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男人能干顾家,孩子出息听话,全家拧成一股绳,生活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