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七王爷也还是会对太子出手,只是换种方式罢
了……还请陛下给我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我有几样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陛下请看。&34;
他是身穿,穿来的时候,属于现代的东西并没有消失,手机在,手表在,氨基酸纤维布料的t恤和卡其布制成的五分裤也在,这些都是大魏目前无法复制的工艺,足够证明他后世之人的身份。
证明完身份的高志学,讲着自己的心路历程,讲着他会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原因,规劝庆德帝:&34;太子已亡,您如今的身体又是这般状况,再加上大魏现在粮价高涨,百姓人心惶惶,除了永丰帝,谁还能收拾如今这个烂摊子,您总不能让大魏二世而亡吧。&34;
那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庆德帝掩在袖子底下的手在发抖,是气的。
“你说你来此是为了纠正历史,那天幕为何要出现?”
天上的那些后世之人为什么要出来透露将来,为什么让大魏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本来一切都没那么糟糕的。
高志学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陛下,纠结那些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如今能做的只有迎回永丰帝,让这个世界重新回到正轨上,让大魏百姓重归安乐,您可以帮永丰帝坐稳位置,而我可以用脑子里的历史知识对将来出现的灾情提前做出jing示,我们齐心协力让大魏变得更好才是。
&34;
所以,别杀他,他有用。
据他所知,庆德帝的身体远不如历史同期时,历史上的庆德帝那可是到了末年都牢牢将权柄握在手心里的人,但现在呢,为了稳定朝堂庆德帝都已经放权太子半年了,可见庆德帝的身体目前已经是强弩之末,别说撑到庆德四十九年了,怕是能撑过这两年都不容易。
既然庆德帝可以放权给太子,那为什么不能放权给永丰帝呢,都是儿子,差在哪儿了,孝宣皇后死后成了庆德帝心中的白月光,可柔贵妃现在不也没了,前头那个是真爱,后面这个也不差吧,以舞姬之身短短数年就被封为贵妃的人,在庆德帝心中能没点分量吗。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庆德皇帝现在只能把永丰帝弄出来,不然这烂摊子谁能收拾得了,是中风过的庆德帝,是如今统领御林卫的二王爷,还是曾经辅佐太子监国的三王爷或是四王爷,这几位王爷不止不能服众,怕是互相也不会服气。
自太子的死讯被确认,庆德帝伤心愤怒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召琼王回京之事,之所以迟迟没有做决定,不是因为他舍不得放权给小六,而是他担心小六会压不住朝臣,会让眼下微妙的平衡直接崩掉。
看着面前的后世之人,庆德帝语气不无埋怨的道:“天幕上的后世之人把小六日后要用的政策透露了个遍,他日后的许多举措,有利于大魏和百姓,但却也伤了许多臣子和读书人的利益,百姓远离朝堂,可臣子和那些未入仕途的读书人们影响力却不是百姓能比的,这些人拧成一股绳,莫说是换个太子了,便是换个皇帝也未尝不可。&34;
让朝臣和天下读书人对小六心生忌惮的是后世之人,让柔贵妃焚火自尽的罪魁祸首也是后世之人,他和小六从前是关系多好的父子,正是因为那些天幕,才让他们父子之间有了隔阂,柔贵妃的死和去年的发配都是隔阂。
&34;朕知道,在你们后世之人看来,小六是个英明神武的盛世之君,他有能力处理这一切,但�
了……还请陛下给我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我有几样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陛下请看。&34;
他是身穿,穿来的时候,属于现代的东西并没有消失,手机在,手表在,氨基酸纤维布料的t恤和卡其布制成的五分裤也在,这些都是大魏目前无法复制的工艺,足够证明他后世之人的身份。
证明完身份的高志学,讲着自己的心路历程,讲着他会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原因,规劝庆德帝:&34;太子已亡,您如今的身体又是这般状况,再加上大魏现在粮价高涨,百姓人心惶惶,除了永丰帝,谁还能收拾如今这个烂摊子,您总不能让大魏二世而亡吧。&34;
那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庆德帝掩在袖子底下的手在发抖,是气的。
“你说你来此是为了纠正历史,那天幕为何要出现?”
天上的那些后世之人为什么要出来透露将来,为什么让大魏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本来一切都没那么糟糕的。
高志学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陛下,纠结那些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如今能做的只有迎回永丰帝,让这个世界重新回到正轨上,让大魏百姓重归安乐,您可以帮永丰帝坐稳位置,而我可以用脑子里的历史知识对将来出现的灾情提前做出jing示,我们齐心协力让大魏变得更好才是。
&34;
所以,别杀他,他有用。
据他所知,庆德帝的身体远不如历史同期时,历史上的庆德帝那可是到了末年都牢牢将权柄握在手心里的人,但现在呢,为了稳定朝堂庆德帝都已经放权太子半年了,可见庆德帝的身体目前已经是强弩之末,别说撑到庆德四十九年了,怕是能撑过这两年都不容易。
既然庆德帝可以放权给太子,那为什么不能放权给永丰帝呢,都是儿子,差在哪儿了,孝宣皇后死后成了庆德帝心中的白月光,可柔贵妃现在不也没了,前头那个是真爱,后面这个也不差吧,以舞姬之身短短数年就被封为贵妃的人,在庆德帝心中能没点分量吗。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庆德皇帝现在只能把永丰帝弄出来,不然这烂摊子谁能收拾得了,是中风过的庆德帝,是如今统领御林卫的二王爷,还是曾经辅佐太子监国的三王爷或是四王爷,这几位王爷不止不能服众,怕是互相也不会服气。
自太子的死讯被确认,庆德帝伤心愤怒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召琼王回京之事,之所以迟迟没有做决定,不是因为他舍不得放权给小六,而是他担心小六会压不住朝臣,会让眼下微妙的平衡直接崩掉。
看着面前的后世之人,庆德帝语气不无埋怨的道:“天幕上的后世之人把小六日后要用的政策透露了个遍,他日后的许多举措,有利于大魏和百姓,但却也伤了许多臣子和读书人的利益,百姓远离朝堂,可臣子和那些未入仕途的读书人们影响力却不是百姓能比的,这些人拧成一股绳,莫说是换个太子了,便是换个皇帝也未尝不可。&34;
让朝臣和天下读书人对小六心生忌惮的是后世之人,让柔贵妃焚火自尽的罪魁祸首也是后世之人,他和小六从前是关系多好的父子,正是因为那些天幕,才让他们父子之间有了隔阂,柔贵妃的死和去年的发配都是隔阂。
&34;朕知道,在你们后世之人看来,小六是个英明神武的盛世之君,他有能力处理这一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