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伪君子渣男VS市侩苦情女(一)
��。

  当然从这里墨雍也不难理解原身的爸爸和叔叔为什么会成为混混,实在是他们什么都不会,更不愿意付出,只能选择歪门邪道。

  于是在奶奶去世后短短十天,原身差点把自己活生生饿死,而改变这一切的是瑾瑜。

  这一世的瑾瑜同样是一个命苦的孩子,家里有一个爹三个娘八个女孩,具体说就是瑾瑜的父亲和头一个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和第二个妻子生了三个女儿,和第三个妻子又生了三个女儿,家里一大堆的女儿。

  瑾瑜排行第五,是瑾瑜父亲第二个妻子最小的女儿,作为有了后娘就有后爹的典型代表,瑾瑜以及她前面的四个姐姐一贯是后娘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扔出去而后快的“吃闲饭的”。

  但与瑾瑜相比她上面的四个姐姐却更加幸运,因为她们最小的已经十周岁了,在农村来看不仅仅是能干活的、更是能准备生孩子的年龄了,以至于后娘不算太难就把瑾瑜前面的四个姐姐都嫁出去了,并且收获了在这个年代不算少的粮食。

  是的,这个缺少粮食的年代,再没有比粮食更值钱的东西,尤其是农村的嫁娶,都是用粮食来衡量。

  瑾瑜的四个姐姐出嫁后,六岁的瑾瑜就成为后娘眼中唯一的碍眼鬼,后娘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将瑾瑜送往别村有儿子的家里做童养媳。

  六岁的瑾瑜在那样满是女孩子的家里长大,早早的就学会了女人间的勾心斗角以及生存的规则,她自然明白童养媳是什么样的存在。

  虽然大家都说要打倒迷信、破除封建残余,但在他们这样偏远的地方,童养媳却多的是,村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小姑娘,被别人接到家里,然后只用给一点点吃的,每天却必须干比成年人都要多的活计,甚至有些讨不下媳妇的家里更是几个男人合用一个媳妇,想想都可怕。

  反正瑾瑜搜遍了自己的记忆都没有找下一个童养媳的好下场,最好的那个据说是男人长大后在镇上当了学徒,后来娶了镇上的姑娘,童养媳一辈子留在他家里像古代的奴仆一样伺候老人、伺候那一家子,不到三十就跟六十岁的老太太似的。

  瑾瑜觉得自己不能够接受这样的命运,哪怕是像她几个姐姐一样随便嫁出去也好,虽然日子穷可至少还有盼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根本没有活路。

  瑾瑜偷偷去找了两个姐姐希望她们能够收留自己到十岁,但她的两个姐姐却残酷的拒绝了她,其实她心中也明白,她们这些姐妹不管是不是一个妈生的,自小都是不亲的,因为她们每个人都在争夺生存的空间,你有了她就没有,就是这么残忍,这样长到现在的她们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姐妹友爱?

  更让瑾瑜绝望的是两个姐姐竟然将这件事告诉了后妈,于是等待瑾瑜的是后妈更加严厉的对待以及更加急迫的寻找她的接盘人。

  瑾瑜唯一欣慰的是因为后妈要的价格高,以至于目前还没有人上门,但瑾瑜心中也明白,后妈一定不会坚持太久,毕竟比起那差不了多少的粮食,后妈更不能容忍她每天吃的饭。

  瑾瑜找遍了村子里的好名声家户,希望到她们家做工,但都被拒绝了,这年头哪家也没有闲的粮食养一个姑娘,即使将来不用聘礼也不行,毕竟很可能她这几年吃的粮食就比那些聘礼要高。

  瑾瑜失望之下最终找了原身,因为原身是村子里唯剩下的最后一户人家,还因为原身肯定娶不起媳妇,更因为原身父辈的威慑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