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与。与treasure再聚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望着少年的身影逐渐远去,众人心下遗憾,久久才收回视线。

  偏偏缘分就是那么巧妙,明年夏天,在那个热气炎炎的季节,他们一同在国邂逅,彼此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你你你是treasure,我一直管你叫哥,结果你居然才十七岁!?喊你哥时你还应得那般自然?”

  随后又一起被卷入一场滔天大案。

  缘分,就是这般妙不可言。

  ——

  江雪律和志愿者们走得轻巧,可苦了明达市jing方,他们大规模搜山,挖出了当年无数受害者的尸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案件真相水落石出。随后他们要面临一个问题——写结案报告。

  江州市jing方不会写结案报告,明达市jing方就会写了吗?

  文员小张戴上眼镜,钢笔握在手里,还没动笔写几行就叹息道:“梦境之说虚无缥缈,徐征明能找出弑母凶手,尚且可以用受害者死不瞑目托梦来解释,不对,我怎么也开始了,是用儿童早熟,当年案件刺激性太强,当事人精神潜意识记录下了一切来解释。可那个叫treasure网友盲目相信徐征明,为徐征明指引的方向也充满离奇,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jing方的结案报告,一贯公正严谨,不能用神神叨叨的说法,譬如什么玄学破案、开天眼等。

  可是——不写神神叨叨的,谁来告诉他,这份报告要怎么写啊?

  许多徐征明这个当事人都不知道的事,那个叫treasure的网友却知道,比如白骨埋在何处、比如数字二和数字八代表了什么,再比如徐征明的养父母有嫌疑,包鸿志咬紧牙关死都不肯透露的线索,突破口在他们身上这种事,诸如此类的细节太多了。

  其中的逻辑,谁来给他圆一下。

  到了这个时候,小张就格外羡慕外面的报社记者。

  反正都是咬笔杆子,外面的记者靠报纸销量吃饭,他们没有那么多束缚,把整个“擒梦追凶”案件写得跌宕起伏、转折连连,解释不通的地方全部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桥段来包装。

  记者们为了赚钱。

  什么徐征明午夜梦回,即使身在他乡,也为故乡的竹林和那碗黄凉粉而辗转反侧、落下眼泪。

  记者努力挖掘这个感人肺腑故事后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什么都没有遗漏。还提到了当年给包鸿志看相的那个师傅,看得也太准了。

  说包鸿志胆子大。包鸿志还真的胆子大,一个胆敢犯下十来起案子的人,胆子能不大?这都要大破天了!

  说包鸿志有牢狱之灾,包鸿志不信邪,结果还真有牢狱之灾。

  大家一时之间都心生好奇,这看相的师傅是哪个道观的呀?给咱也瞅瞅呗。

  为了满足民众的好奇心,让民众不被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所哄骗,官方的纪录片正在抓紧时间出炉,已经募集了演员,只等着两个月后登上电视台。

  哦,电视台要拍摄的纪录片,很多依据还要从jing方这里来,他要写的结案报告依然至关重要。

  小张拿手拍着太阳穴,一脸痛苦面具。

  见他实在苦恼,郑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