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153章
白驹接收到的记忆里,信息量有限。他只知道整个轮回的大致发展方向,却并不清楚此时此刻他的尧尧正在经历什么。
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想方设法到尧尧身边去。
白驹想了想,先在自己醒来的岛上探索了一番。
有一点比较让他意外,他本以为这个以生物畸变为主的“末法”年代里,灵力动用会受到限制,甚至可能让他丧失大部分战斗力;但事实上,白驹尝试之后却发现这片空间里的灵力比现实生活中还要浓郁好几倍,对他来说这个环境并没有什么攻击性。
脑海里划过一丝灵光,白驹隐约摸到了点真相的边缘。
如果说之前修真轮回里,肖尧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人祸,那么这个轮回里就是天灾。
修真轮回中,也有不少人是真心为肖尧好,但天时地利一个都没沾到,开局就被反向的势力掀翻,肖尧寡不敌众又身在局中,身边唯一一个帮手瞿朗都被限制住了行动力,所有的不利条件叠加起来,最终导致了剑主尧的灭亡。
而这次轮回的末世却不同,肖尧身处的环境大抵是团结的,至少他身边的团队是站在统一战线上;但最大的问题却出在了大局上。
天道留一线,在这样的一次异化狂潮中,人类依旧是有一条活路的,但这个活路实在太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才是人类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
白驹觉得自己找对了点。
他和轮回中所有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知道这个末世是被三生镜模拟出来的,并且思维不受轮回中的科学理念限制……简而言之,他拥有局外人视角。现在局外人视角给他的信息量有限,他需要对局内加深了解。时间还剩五年不到,应当来得及。就算五年之后基地再度走上老路、需要巨人背负,白驹自己把原形再变大些,也完全可以胜任。
心下略定,白驹抖了抖毛。身形变化,很快便化作人形,赤脚踩在了细碎的沙砾上。
普通人的视角让他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变化。他以原形踩扁的那一堆珊瑚虫糊成一滩堆在他面前,足足有半个篮球场大,散发着海洋的咸腥味儿。
看样子也没有完全陆地化……也不知道现在的珊瑚虫吃不吃海里的东西。白驹琢磨着,绕开珊瑚虫走到海边,下水去搜寻一番,在不远处的石块底下掰了几个脸盆大的贝类下来,又扯了两把歪七扭八的海藻,便重又上岸,挖出点贝肉往珊瑚虫那边丢。
珊瑚虫接受良好,一拥而上便把贝肉分食。白驹挑眉,又把海藻也丢过去,毫不意外地也被珊瑚虫吃干净了。
海里的吃,陆上的也吃。白驹在珊瑚底下看到了一些陆上动物的骸骨,觉得这世界的大多数生物恐怕都在食性上被开发了。
食性的开发,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把一种生物比作积木成品,把食物比作可拆解的零件,那么可以说,成品的所有零件均可在其食谱中找到。同样的,食谱扩大,意味着新零件被纳入积木内,只要不被废弃,它们就会对成品进行改造;久而久之,这个生命体的组成成分会发生变化,并将这种变化遗传给后代,逐渐成为一个稳定的构建方式,也就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假如这个世界上所有动植物都在发生食性扩大方向上的变化,那么所谓的“异质化”倒也�
白驹接收到的记忆里,信息量有限。他只知道整个轮回的大致发展方向,却并不清楚此时此刻他的尧尧正在经历什么。
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想方设法到尧尧身边去。
白驹想了想,先在自己醒来的岛上探索了一番。
有一点比较让他意外,他本以为这个以生物畸变为主的“末法”年代里,灵力动用会受到限制,甚至可能让他丧失大部分战斗力;但事实上,白驹尝试之后却发现这片空间里的灵力比现实生活中还要浓郁好几倍,对他来说这个环境并没有什么攻击性。
脑海里划过一丝灵光,白驹隐约摸到了点真相的边缘。
如果说之前修真轮回里,肖尧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人祸,那么这个轮回里就是天灾。
修真轮回中,也有不少人是真心为肖尧好,但天时地利一个都没沾到,开局就被反向的势力掀翻,肖尧寡不敌众又身在局中,身边唯一一个帮手瞿朗都被限制住了行动力,所有的不利条件叠加起来,最终导致了剑主尧的灭亡。
而这次轮回的末世却不同,肖尧身处的环境大抵是团结的,至少他身边的团队是站在统一战线上;但最大的问题却出在了大局上。
天道留一线,在这样的一次异化狂潮中,人类依旧是有一条活路的,但这个活路实在太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才是人类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
白驹觉得自己找对了点。
他和轮回中所有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知道这个末世是被三生镜模拟出来的,并且思维不受轮回中的科学理念限制……简而言之,他拥有局外人视角。现在局外人视角给他的信息量有限,他需要对局内加深了解。时间还剩五年不到,应当来得及。就算五年之后基地再度走上老路、需要巨人背负,白驹自己把原形再变大些,也完全可以胜任。
心下略定,白驹抖了抖毛。身形变化,很快便化作人形,赤脚踩在了细碎的沙砾上。
普通人的视角让他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变化。他以原形踩扁的那一堆珊瑚虫糊成一滩堆在他面前,足足有半个篮球场大,散发着海洋的咸腥味儿。
看样子也没有完全陆地化……也不知道现在的珊瑚虫吃不吃海里的东西。白驹琢磨着,绕开珊瑚虫走到海边,下水去搜寻一番,在不远处的石块底下掰了几个脸盆大的贝类下来,又扯了两把歪七扭八的海藻,便重又上岸,挖出点贝肉往珊瑚虫那边丢。
珊瑚虫接受良好,一拥而上便把贝肉分食。白驹挑眉,又把海藻也丢过去,毫不意外地也被珊瑚虫吃干净了。
海里的吃,陆上的也吃。白驹在珊瑚底下看到了一些陆上动物的骸骨,觉得这世界的大多数生物恐怕都在食性上被开发了。
食性的开发,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把一种生物比作积木成品,把食物比作可拆解的零件,那么可以说,成品的所有零件均可在其食谱中找到。同样的,食谱扩大,意味着新零件被纳入积木内,只要不被废弃,它们就会对成品进行改造;久而久之,这个生命体的组成成分会发生变化,并将这种变化遗传给后代,逐渐成为一个稳定的构建方式,也就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假如这个世界上所有动植物都在发生食性扩大方向上的变化,那么所谓的“异质化”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