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sp; “仙长有所不知,城中现下草药贵比黄金,倒是求了符箓去安济院更便宜呢!”

  她忽然意识到有些事超出她想象了。

  比如说茶引,她找便宜爹爹爆了几百石川茶的专卖权文书,她觉得这事儿很不要紧。

  一来川茶便宜,二来就算她给今年的川茶价格玩脱了,大不了苦一苦百姓,今年少喝点茶,这东西在蔬菜水果都不匮乏的蜀中不是必备品,她赚钱归赚钱,一点也没有动柴米油盐价格的想法。

  茶商真想炒茶引价格,她也不是不能考虑,反正蜀中春夏秋三季都能采茶,茶叶是尽有的,炒到天上去大不了他们赔掉底裤,老百姓照旧生活。

  但现在草药价格都开始大幅度上涨,这就超出她的预估了。

  而且她心里很狐疑,这事儿背后到底有没有人?是针对整个兴元府来一次做多,还是针对她个人发动的攻击呢?

  “几百石的茶叶,”漕官说,“你我纵想摆布,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办法?”

  “几百石的茶叶商人们都抢到如此地步,”对方笑道,“贤弟还看不出来吗?”

  漕官就愣愣地坐在那里,“看出什么?”

  那人伸出两只手,骨节分明,像蜘蛛的脚一样细长,他将它充分地张开,而后做了一个在两端拧紧的动作。

  无声,但漕官看懂了。

  他看懂的那一刻,整个人就不可自抑地轻轻颤抖起来。

  兴元府是个口袋,中间是盆地,西边是蜀中,东边是关中,联结两端的不是丘陵、河流、无数条平坦的大路,而是屈指可数的几条山路。

  他是漕司管理庶务的转运判官,他怎么能不明白那个手势的意思呢?

  可他的嗓子像是也被对方拧紧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到了夜里,有人就抬了几个沉甸甸的箱子,敲了他的后门。

  “我家主人听说贵府爱茶,特送几担粗茶。”

  漕官对着这几个箱子,也不敢推拒,也不敢收下,就这么披着衣服对坐了一夜。

  天明时,忽然就有人敲门了,一敲门,他就是一哆嗦。

  “什么事?”他惊慌地问,“哪里来的?”

  “是三泉那边的消息,”仆人小声说,“夜里有山石滚落,断了路,车马不得行,请咱们这边贴个告示哪!”

  三泉是哪?

  三泉是兴元府往西去蜀中的必经之路。

  突然之间,说断就断了。

  告示一贴出来,兴元府的物价一下子就上去了。

  要说小路肯定还有几条,可那就是山路中的山路,只能靠两条腿,怎么运大批物资呢?

  要说吃喝,乡野的百姓似乎还是能自给自足的,但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平日里也得买呀。可商家们突然学得精明,什么东西都不卖了!

  囤!都可以囤!粮米可以囤,囤到南郑城的百姓买不到米;药材可以囤,大家看病买不到药;油盐酱醋可以囤,不出两日就连饭馆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张了!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