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抱紧婆婆大腿那些年(二)
��生了个女儿,王冬梅也已经想好了等她做完月子就提醒她赶紧怀二胎,反正他们两口子都是无业游民,现在看亲家母一点也不嫌弃他们的小外孙,就觉得催生的建议可以晚些时候再提。

  陆家的大姐陆孝红看了眼抱着孩子哄着,母慈子孝的亲妈老四娘俩,又看了看面上的笑容都快绷不住的二弟、三弟媳妇,表情分外纠结。

  郁绒绒那边由亲妈照看着,陈芳庭回家收拾点东西,顺便给她小孙女陈琪琪她妈炖点养生的汤品。

  和顾家为了多一点房间出租,一家人住一层楼不同,陈芳庭专门留了一栋房子,只建了五层,每个儿女各一层,因为她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的缘故,就住在一楼,大厨房也全家人聚餐的客厅也在这个楼层。

  陆孝红今天请了一天的假,跟着一块回娘家,给她妈搭把手。

  “妈,这可是鳖鱼胶啊!”

  看着老太太从自己房间里拿出来的那块还没泡发就有她两个巴掌大的鱼胶,陆孝红忍不住拉高了嗓门。

  “你妈还没到老花眼的年纪。”

  陈芳庭白了眼大闺女,然后着手切姜片,蒸鱼胶。

  想要泡发这么大的鱼胶可不容易,她孝顺的小儿媳妇恐怕要等两天后才能喝上这盅鱼胶了,陈芳庭哼着小曲儿,美滋滋的忙活着。

  “您是没老花眼,可这是小须金钱鳖鱼胶啊……”

  陆孝红神游天外,声音越来越轻。

  鳖鱼胶号称鱼胶之王,素来有一两黄金一两胶的说法,早十几l年,这类鱼胶还不算特别珍惜,可这几l年里,鳖鱼胶的来源黄唇鱼近乎绝迹,真正的本港小须鳖鱼胶的价格不断攀升,个头大,形状完美的鳖鱼胶,可以说是天价。

  陆孝红知道她妈有收集这类珍惜补品的习惯,但平日里给家人做炖品用的都只是比寻常规格好一些的原材料,像刚刚那样大的鳖鱼胶,完全可以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了。

  她还记得她妈几l年前买到这条鱼胶的时候多么高兴,说是给家里人备了救命的神丹,尤其对家里的女人而言,因为鳖鱼胶对于产后血崩有奇效。

  当初这条鱼胶还是她费劲口舌从舟岛那边的老渔民手里收过来的,人家原本准备留着这条鱼胶,给女儿做嫁妆,当时为了买下这条鱼胶,她妈许以重利,足足花了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挣不到这个钱。

  可现在,她小弟媳妇生闺女,也没血崩啊!

  “红红,我记得你婆婆之前的那个保姆是不是挺老实勤快的,只是人家提出想

  涨点工资(),你婆婆不同意(),就给辞退了。”

  当天炖极品鱼胶来不及,好在陈芳庭前一天就泡发好了小头的鱼胶,一大早出门前,就用小火和老母鸡一块煨着了,还有野生红菇等一堆当地人相信孕妇喝了补身下奶的食材,鱼胶的胶质已经被炖出来,汤上面凝着厚厚一层鸡油。

  陈芳庭琢磨着也挺补,就又炒了盘爽口解腻的青菜,营养过剩奶水就会过稠,孩子的营养跟上去了,哺乳的妈妈却遭罪了。

  “你问秦姐?她确实挺好的,干活麻利,人也老实,从来不和我们小区那些外地保姆一起论东家长短,可惜人家儿子要娶媳妇缺钱,秦姐就想涨二十块钱工资,我婆婆的脾气你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