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 章
  走出部委大门时,狄思科和马援朝的眼神都有些飘忽。

  马援朝抹了把脸说:“咱们找个地方坐坐吧?”

  他心里憋了一肚子话,等不到回单位就想跟狄思科商量一下。

  狄思科比他好不到哪去,这会儿l还没到饭口时间,一人就近找了家茶馆便坐了进去。

  “狄总,你对领导的提议怎么看?”马援朝直言,“我对股票没什么研究,冷不丁地让腾飞上市,还是在境外上市,这可真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他心里没着没落的。

  让腾飞成为上市公司,对他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了。

  可是,国内的证券业发展并不完善,上市公司还是个新鲜词,他总有种无处下口的感觉。

  狄思科手指下意识转动着茶杯,“领导只是给咱们提供一个思路,并不是强制要求腾飞上市,咱们还有商谈的余地。”

  沉默一阵后,马援朝说:“最近银行开始取消给国企贷款的优惠利率了,这时候在境外融资,正好能帮咱们扩大生产规模,也算适逢其会。”

  狄思科摇摇头,“筹备上市至少需要一年时间,vcd行业日新月异,腾飞不可能等那么久。”

  95年全国vcd影碟机的销量在六十万台左右,据专家预测,96年会达到五百万台以上。

  所以,他们想在南方另外投建一个工厂,专门生产vcd影碟机。

  听话听音,马援朝不由问:“你不赞成让公司上市?”

  “咱们现在两眼一抹黑,掌握的消息太少了,我也说不好。”狄思科不无担忧地说,“我只担心一点。”

  “嗯?”

  “公司上市以后,每年都要接受审计,对外公布经营业绩。咱们如果只是一家整机组装企业,公布也就公布了。但腾飞还想研发解码板和集成电路,这两个项目需要的资金投入都不算小,不知何时才能出成果。投资者看的都是短期利益,咱们每年投进去那么多科研经费,一时半刻看不到回报,恐怕会影响股价。”

  腾飞的好日子只过了一年多,所有人都没想过上市,自然也就没特意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不知道那些在港岛上市的企业,现在的经营情况怎么样?”马援朝问。

  “经营情况不好说,但股价波动挺大的。”

  在北方日化厂工作的时候,因着与港岛之间的出口业务很多,狄思科比较关注那边的情况。

  青岛啤酒是第一家在港岛挂牌上市的国有企业,当时一下子在股市里筹资九亿港币,让他羡慕得眼睛都要绿了。

  那会儿l内地只选了九家国企在港岛上市,表现都很不错,好多海外基金都很追捧国企股。

  不过,他这两年没怎么关注股市新闻,最近一次看到相关新闻还是去年底,腾飞准备并购人合公司的时候。

  港岛恒生指数已经冲破1万点大关,牛的要命。

  而国企股却莫名其妙地

  与大市背道而驰,一路跌落到700点以下。

  不是一家两家企业表现差,而是所有国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