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技术上没什么问题,十年前的配方稍加调整就能重新生产。但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宣传不到位,重新上马的儿童牙膏可能会与十年前是同一个命运。”

  精美的包装,铺天盖地的宣传,都是需要钱的。

  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了。

  “资金的问题咱们先不考虑,只说咱们的产品在质量上能不能打得过其他品牌的产品吧!”

  “外国品牌的儿童牙膏还没进入国内市场,跟国内其他牌子的儿童牙膏比,咱们不差什么。”穆英杰指了指桌子上的两支牙膏说,“咱们生产儿童牙膏的时间比他们还早呢!”

  上马新项目需要多方论证,不是领导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厂里派出了一只市场调研小组,考察儿童牙膏的市场前景。

  狄思科这边也不能闲着,他得想办法搞钱。

  新项目投产的话,需要钱的地方可就多了,最起码广告宣传得跟上吧。

  他在厂里琢磨了好几天,最终将主意打到了那套闲置的生产化妆品的设备上。

  这套设备就是当初由曾厂长牵头,从日本订购的。

  据说,曾厂长觉得女性的钱好赚,就有了生产化妆品的想法。

  不过,买人家的配方就得买配套的生产设备。

  厂里咬咬牙掏钱买了。

  没想到人家的瓶瓶罐罐也是配套的,找遍了国内的日化制罐厂,都没有合适的。

  要想顺利投产,还需要花钱买人家生产瓶子的设备。

  厂里再没有引进第一套设备的钱了,就只能将这套全新的设备闲置着。

  狄思科寻思,这设备好歹是新的,放的时间越长,折旧率越高,不如干脆转手卖了吧。

  于是,几位厂领导,以及职工代表,经过几轮商议后,决定将这套设备低价卖掉。

  换来的现金投入到其他项目的生产上。

  能接手这种设备的企业不多,狄思科在报纸上打了几天广告。

  他没接到任何买家的咨询电话,反而接到了工业局的电话。

  让厂里派人去开会。

  狄思科已经摸索到了规律,去市里开会,十次有八次都没什么好事,所以他这次不打算单独行动,把郭万全也喊上了。

  两人一起做个伴。

  等他们到了指定的会议室,与其他企业的厂长经理一聊天便发现,这次开会果然没什么好事。

  最近社会上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讨论度很高。

  这次开会也是说这件事的。

  因着日子过得艰难,市里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卖机器卖地了。

  很不幸的,北方日化厂也在会议上被领导点名了。

  起因就是他们最近在报纸上高调打广告,低价转卖一套全新的化妆品生产设备。

  狄思科和郭万全都颇觉晦气。

  他们厂里卖设备,跟其他厂卖设备可不是一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