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三角债这事并不新鲜,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阶段,九成以上的国企都有三角债的问题。

  狄思科在集团工作的时候,也没少为客户回款操心。

  据姜主任介绍,日化厂的债主不只一家。

  除了日化制罐厂,还有好几家原料供应商,但所欠金额没有制罐厂的多。

  狄思科听得头皮发麻,只觉自己背上压着好几座大山,他对日化厂的前景有点盲目乐观了。

  不考虑那1800个在册国企职工的话,以日化厂的情况,申请破产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选择。

  “厂里没想办法追讨逾期货款吗?”

  姜主任点头:“曾厂长之前派专人出去讨过货款,不过,讨回来的钱都给职工发工资了,暂时还不了供应商的债。”

  日化厂里一团乱麻,狄思科认为自己不能被三角债搅乱了思路。

  曾厂长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他短期内也很难解决。

  还是得把重点放在积压产品的销售上,只要销路打开,现金流也就活了。

  有了钱才能给产品更新换代,进行技术升级。

  他这边打算得挺好,以出门讨债为由,躲了每天上门的制罐厂代表。

  可是,他只躲了两天,另三位副厂长就一起来找他了。

  刚在沙发里坐定,庄有德就埋怨似的开口:“听说制罐厂的刘厂长来了两天,你一直没接待人家?”

  “我接待了就得还债,咱们现在能还得起吗?”

  狄思科心说,您那么有礼有节怎么不主动出面接待人家?

  庄有德望着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多少的同僚,不赞同道:“因为你一直不露面,制罐厂把咱们厂的供货停了,没有那些瓶瓶罐罐,咱们就得停产。”

  “人家停止供货不是因为我不露面,”狄思科毫不客气道,“是因为咱们厂在过去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欠债太多了。”

  他才上任两天,想把这顶帽子扣在他头上,是不是太想当然了?

  “不供货就不供货,咱们仓库里不是积压了好多成品么。先把那些成品卖出去再说,否则滞销品越积越多,咱们欠原料供应商的债也越来越多。什么时候是个头?”

  生产副厂长尹甘露解释说:“咱们现在不能停产!乳化间和静置间里,还有不少配置好的洗头膏需要进行灌装。长时间不灌装的话,很容易被细菌污染,但咱们已经没有罐子了。”

  狄思科问:“尹厂长,咱们厂的洗头膏只有罐装的吗?”

  “嗯,洗头膏的质地更偏向于膏霜,用罐子比瓶子更合适。”

  “我的意思是,没有袋装的吗?”

  狄思科起身从自己办公桌上拿来一个大塑料袋。

  将袋子里的东西都倒在了茶几上。

  “我最近在市里的各大商店、仓买和小卖部转了转,将市面上能见到的大部分洗护产品都买回来了。”

  遗憾

  的是,大商店里根本见不到他们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