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

  江玉珣蓦地睁开眼,不可置信地向殿上看去。

  -

  卯时,天将明。

  昭都的天,好似破了个窟窿。

  江玉珣冒大雨,乘车向城外而去。

  ……闭门思过,罚俸三年。

  应长川不但轻易放过了自己,甚至还以自己浑身湿透为由,赏了一身锦衣。

  看上去就价值不菲。

  “公子,您向前瞧,”正想着,家吏的声音,忽然自车前传来,“田庄就在那里。”

  应长川绝对不是吃“忠言逆耳”那一套的人。

  和浑身透着喜气的家吏不同,江玉珣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

  “好。”

  算了。

  百思不得其解,江玉珣索性将此事暂放一边,撩开车帘向外看去。

  征南大将军常驻兰泽郡,在昭都没有府邸。

  只有城外这座田庄,是他军功所得。

  多年无人照管,入目一片荒败。

  但此刻,江玉珣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田庄,而是……不远处那一群鬼鬼祟祟的身影。

  “他们在做什么?”

  “哦……这个啊,”家吏压低了声音,“您在诏狱的那番话,不知怎的传了出去。现在百姓都说您能预知天灾,纷纷来此敬拜。”他的声音中,满是敬畏。

  敬拜?

  马车向前行进,田庄外的景象,愈发清晰——的的确确有人正在此杀牲放血,大搞祭祀活动。

  几秒后,江玉珣忽然握紧车轩,咬牙道:“……我知道了!”

  家吏被他吓了一跳,愣了一下才问:“公子,您知道什么了?”

  当然是知道,应长川为什么会“放过”我了!

  前朝迷信巫卜,由上自下,早成风气。

  应长川登基后,明令臣民不得私下进行巫、卜、殉、祭,一旦发现,最轻也要强征大笔罚款与徭役。

  支持他四处征讨的军费,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么来的。

  帝国大型工事,同样如此。

  尽管如此,巫卜殉祭仍屡禁不止。

  只是藏得更深。

  诏狱戒备森严,自己那番话,怎么可能一天就传遍京城,并引得百姓来此祭祀?

  这百分之百,是应长川的手笔。

  他放自己回家,绝不是良心发现!

  而是想借自己钓鱼执法,将这群有巫卜殉祭之心,却迟迟不曾行动的人给诈出来。

  怪得不应长川那么大方。

  原来是将自己,当成了行走的军费!

  马车驶入田庄,少年忍不住回眸,望向原野。

  为方便“灭神”,应长川一手培养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