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108
>   小汤包还在认真地等着大家的回答呢,仗着记性好,还催他们,“你们说的,我到了驿站休息的时候,都会好好记下来,等我长大了,就一一寻过去吃遍这些好吃的。你们当大人的,可不许骗小孩子!”

  众人更是忍俊不禁,笑完后又羡慕了一下小汤包的记性,原来过目不忘的本事也能代代相传吗?老天爷你好偏的心!

  虽然小汤包年纪还小,但研究员们都已经能确定,他日小汤包定然也会在科举考试中一鸣惊人,未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这样讨喜的性子,干什么不会成功呢?

  研究员们倒也没骗小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笑着对小汤包说起自己家乡的美食来。好在他们都出自小有资产之家,不然也没办法支持他们脱产搞研究。这样的人家,日常吃穿用度肯定不会差的,当地美食基本都吃了个遍。现在同小汤包说起来,个个儿眉飞色舞,说得小汤包更是不停地咽口水,时不时往嘴里塞点零嘴止馋。

  可恶,他怎么就不能一下子长大,然后立马就吃遍大齐呢?

  小汤包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深深叹了口气。

  殊不知他这么个小不点,学着大人的模样皱眉叹气,又将人逗得不轻。

  萧景曜笑着摇头,和同样面带微笑的顾希夷对视一眼,悠悠道:“这么好的记性,不念书可惜了。正好小汤包也四岁了,可以开蒙,学一些蒙学书,背一背诗词文章也不错。”

  顾希夷觉得小汤包这性子确实有些跳脱,念念书磨一磨他的性子也不错,当即点头道:“都听夫君的,可否要给他请位西席先生?”

  萧景曜摇头,“才四岁的孩子,把他拘在家里念书倒是不美。我每天晚上教一教他便行,不求让他立马学成儒生,只要他能懂点道理就行。等他再大一些,便让他同闵州其他官员的子弟一起进官学念书。”

  萧景曜既然打算在闵州干满两个任期,自然不可能将小汤包藏起来不让他出门交际。那会让小孩子没朋友的!

  小汤包这么个外向开朗的性格,把他关在家里才是磨灭他的天性。

  萧景曜是亲爹,怎么可能对小汤包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去年也是考虑到小汤包年纪小,去别人家怕被人冲撞了。丁点大的孩子,玩起来都没个轻重。现在又大了一岁,自然也该让小汤包结

  ()  交一些小伙伴。

  萧顾两家都没什么亲人,能扯上亲戚关系的也不在京城,以至于小汤包现在只和顾家的几个表兄妹熟络一点。还有胡阁老、李首辅、公孙瑾家的后辈,也算是有些往来,就是小汤包出门的次数并不多,碍于他们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年纪,以及小孩子忘性大的特点,小汤包这次回京,他们都不大记得小汤包了,好不容易熟络起来,小汤包又被萧景曜带去了闵州,怕是明年回京时,又得重新和小伙伴们联络感情。

  京城是京城,接下来五年,小汤包大多时间都要待在闵州,当然不能缺朋友。

  顾希夷算了算时间,又是一笑,“若是念书,日后回了京城,去国子监为好。那里授课的夫子,都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学问肯定没得说。”

  顾希夷对小汤包没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盼。毕竟崽崽他爹太给力了,小汤包真要超过他爹,难度系数超级加倍,做什么这么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