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095
br />
  “是以臣提议,将有意进研究院的人,再次安排人给他们出题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得入研究院。”

  这话一出,整个文官集团看萧景曜的目光都很是微妙。

  同为正统文官,瞧你小伙子浓眉大眼的,怎么还跑去给文官集团的墙脚给挖石头的?

  进研究院还要单独考试,亏你小子敢说!

  科举考试都考了大几百年了,金榜题名的进士们,也都是听从朝廷的安排前去哪个官署报道。就这,哪怕去的官署,要当的官和自己的志向完全不同,也只能自己掏银子请幕僚。牛逼如六部都没大言不惭地提要求,说要进六部再考一次试,你这所小小的研究院算哪根葱?

  很快就有人出列反驳,将萧景曜数落了一通,心里还怪兴奋的。从来都是萧大人揪住他们的错处滔滔不绝反客为主批评他们,现在他们终于有机会弹劾萧景曜一回了!

  高兴!

  萧景曜心说不过就是提前给学生分了文理科而已,这也能算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

  萧景曜神情有些微妙。

  科举考试一大堆卷王,还不兴不想卷的人换个赛道吗?你们知道纯理科生和一堆文科大佬卷四书五经有多痛苦吗?

  现在研究院重新出试卷招人才,文科理科界限分明,极大程度囊括了大齐的人才,怎么这么多人还不同意呢?

  萧景曜心里也清楚,文官们这么反对,还是因为感受到了危机感。研究院频频出成果,又被正宁帝重点关注。倘若一直这么下去,出身研究院的官员更能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那大家还考什么科举?通通去考研究院好了!

  说的严重一点,这种行为,和挖科举考试的根基有什么区别?

  萧景曜挑挑拣拣,给研究院默写出来的那一堆教科书也被人称为新学,和儒学区分开来。

  现在新学频频传来好消息,几乎有和儒学分庭抗礼之势,文官们怎么可能不反对?

  翰林院为何尊贵?因为官场默认的潜规则,非翰林不入内阁。

  要是以后来个非研究员不入内阁,那儒生们的特殊地位从何而来?

  萧景曜图穷匕见,想挖掘出更多数理化方面的人才,另一边则是感到危机,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谁都说服不了谁,研究院自行出题招揽人才之事就这么被搁置下来。

  萧

  景曜先前都是文官的骄傲,今天破天荒地挨了许多文官白眼。真是令人叹息。

  福王这个损人嘴里不停啧啧啧,好以整暇地看萧景曜的热闹,“看看,莽撞了吧?”

  萧景曜微微一笑,反问福王,“殿下可曾听过掀屋顶理论?”

  “那是什么?”学渣福王一脸茫然。

  萧景曜含笑为福王解释了一番,“有位大文豪曾经说过,人天性就爱居中调和的。若是直接说要开窗户,他们肯定不同意。但你若是想要掀屋顶,他们又会同意你开窗户了。”

  福王似懂非懂,倒是李首辅几人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越品越觉得这话有意思,忍不住问萧景曜,“不知这话是哪位大文豪说的?”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