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躺在床上,享受着美人的服侍与关怀,酒意熏熏然,哪还听得进去天幕的话。
杨玉环倒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她只慌乱了一瞬,就继续娇声莺语哄着李隆基,娇美如花的面上保持着得体有虚假的微笑。
【回归正题,唐太宗在州上设道作为监察区,道根据山川形式划分,只是监察机构不是行政单位,按察使和巡查使都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派遣的。】
【我们都知道唐后期地方上是道州县三级制行政区划对不对?那么是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呢?是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改十道为十五道,各道设置有处置使,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处置使有了固定治所,既视感很强对不对?州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唐,736年(开元二十四年)。
酒水洒了李隆基一身,他被天幕中所说的年号震惊得回不过神。
张九龄叹了口气,他的猜测是正确的,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京城中的人都能看到这天幕,再远的地方还没传来消息,如果大唐人甚至天下人都能看到……接下来有的忙了。
他深吸一口气,道:“陛下,当下紧要之际是安抚民心,以防动乱。”
李隆基好似才回过神,颤抖地摆摆手:“全凭卿意。”
唐,754年(天宝十三年)。
李隆基睁开眼又闭上,精神不济地问:“天幕是不是说到朕了?”
杨玉环不知该回答什么,只顺着他说是。
李隆基满意地大笑,唐玄宗啊他是唐玄宗,真不错啊!
高力士和杨玉环都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吭声。现在的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陛下了,就算他们开口又有什么用呢?
在他们纠结的时候,刚半清醒了一小会儿的李隆基已经睡着了。
平原。
天幕到来时,太守颜真卿在与宾客驾船饮酒,敏锐如他,当即意识到不论好坏,天幕都会对大唐造成很大影响,便找借口回府,边听天幕中的小娘子讲史边思考,静静地等待她说到当朝。
颜真卿握紧拳头,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一切都对上号了。他要向朝廷去信,让朝廷加以防备。他又想到杨国忠,满心怅惘。陛下应该也在听天幕吧,希望陛下及时jing醒,一切都来得及。
【安史之乱的爆发受各种矛盾冲突影响,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啊,真的是,唉!】
【看来大家怨念都很重啊,好了,不说他了,我们接着往下看。唐朝的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就到这里了,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藩镇表面上承认唐朝,实际上已经分割为小王国。其首领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大权,不是父子相继就是由部下拥立。】
[这不就是黄袍加身吗?]
[就是啊,被属下拥立,怪不得赵匡胤害怕呢,这压根儿不是稀罕事儿]
[怪不得叫安史之乱呢,这个“乱”字真精辟]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丝毫不觉得自己被内涵了,天幕都说了,黄袍加身不是稀罕事,他害怕不是正常的吗?
宋,1056年(嘉佑元年)。
杨玉环倒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她只慌乱了一瞬,就继续娇声莺语哄着李隆基,娇美如花的面上保持着得体有虚假的微笑。
【回归正题,唐太宗在州上设道作为监察区,道根据山川形式划分,只是监察机构不是行政单位,按察使和巡查使都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派遣的。】
【我们都知道唐后期地方上是道州县三级制行政区划对不对?那么是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呢?是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改十道为十五道,各道设置有处置使,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处置使有了固定治所,既视感很强对不对?州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唐,736年(开元二十四年)。
酒水洒了李隆基一身,他被天幕中所说的年号震惊得回不过神。
张九龄叹了口气,他的猜测是正确的,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京城中的人都能看到这天幕,再远的地方还没传来消息,如果大唐人甚至天下人都能看到……接下来有的忙了。
他深吸一口气,道:“陛下,当下紧要之际是安抚民心,以防动乱。”
李隆基好似才回过神,颤抖地摆摆手:“全凭卿意。”
唐,754年(天宝十三年)。
李隆基睁开眼又闭上,精神不济地问:“天幕是不是说到朕了?”
杨玉环不知该回答什么,只顺着他说是。
李隆基满意地大笑,唐玄宗啊他是唐玄宗,真不错啊!
高力士和杨玉环都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吭声。现在的陛下已经不是以前的陛下了,就算他们开口又有什么用呢?
在他们纠结的时候,刚半清醒了一小会儿的李隆基已经睡着了。
平原。
天幕到来时,太守颜真卿在与宾客驾船饮酒,敏锐如他,当即意识到不论好坏,天幕都会对大唐造成很大影响,便找借口回府,边听天幕中的小娘子讲史边思考,静静地等待她说到当朝。
颜真卿握紧拳头,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一切都对上号了。他要向朝廷去信,让朝廷加以防备。他又想到杨国忠,满心怅惘。陛下应该也在听天幕吧,希望陛下及时jing醒,一切都来得及。
【安史之乱的爆发受各种矛盾冲突影响,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啊,真的是,唉!】
【看来大家怨念都很重啊,好了,不说他了,我们接着往下看。唐朝的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就到这里了,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藩镇表面上承认唐朝,实际上已经分割为小王国。其首领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大权,不是父子相继就是由部下拥立。】
[这不就是黄袍加身吗?]
[就是啊,被属下拥立,怪不得赵匡胤害怕呢,这压根儿不是稀罕事儿]
[怪不得叫安史之乱呢,这个“乱”字真精辟]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丝毫不觉得自己被内涵了,天幕都说了,黄袍加身不是稀罕事,他害怕不是正常的吗?
宋,1056年(嘉佑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