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又一个众所周知,汉承秦制,大家也不会傻傻的觉得汉朝制度和秦朝相同,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候,许多耳熟能详的汉朝制度都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比如刺史制度和司隶校尉。】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用食指轻叩桌子,无声叹息。

  天幕不可控,但不能否认的是天幕的到来于他于大秦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近几年随着领土扩大,他越发感到吃力,他知道秦要变,但怎么变如何变还要慢慢摸索。想来在他有生之年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大秦的正确的道路,所以大秦才会在短短时间覆灭。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啊!

  嬴政握紧拳头,他不甘,他不服气。凭什么那个所谓的汉朝继承了大秦的制度可以延续下去,而大秦不能?他要从其中寻找思路,让大秦薪火传万年。

  汉,前130年(元光五年)。

  刘彻坐直身体听东方辰说话,边听边点头。大汉建国近七十年,许多制度都不再适用,包括治国观念,完善或设立几个职位没什么大不了的。

  刘彻骄傲,真不愧是他,哪怕这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有设立司隶校尉,不过没关系,顾名思义,在司隶设立的负责监察地方的校尉嘛,以后的他能设,现在的他也能设。

  [眼熟的陌生词~]

  [三国里的高频职位]

  [曹老板担任过兖州刺史和司隶校尉]

  【是的,司隶校尉就是那个曹操、袁绍、张飞、诸葛亮都担任的职位。】

  东汉,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天幕的出现并没有对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决战产生太大影响,袁绍带着八百骑兵北逃,这一战的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袁绍英雄末路,垂泪哀嚎,他曾担任过司隶校尉啊,那时的他有多么意气风发,而不像如今惶惶不可终日似丧家之狗一般。

  曹操和心爱的谋士们一起坐在营帐中观赏天幕,这神奇的天幕出现的正是时候,当时袁绍败逃的消息传来,群情振奋,天幕碎裂时令人惶恐,但从天幕溢出来的白光足以弥补那一呼吸的惊慌失措。

  曹操和他的谋士们多多少少都获得了一大团,被白光浸润后精神振奋、疲惫全消,就连在战场上受的伤都痊愈了不少,伤兵营里的兵士们也因此受益,重伤员中有八成都转为了可治愈的轻伤。所以哪怕之后分析出那自称小辰的女郎是后世之人,他们也认为天幕是上天的赏赐。

  曹操轻抚胡须,颇为疑惑:“袁本初确实担任过司隶校尉,操亦然,那张翼德随刘玄德不知所踪,但其人威猛无敌、粗豪直爽,之后任此职也不无可能,但吾不曾闻诸葛亮之名。”

  荀彧微微一笑:“应出自琅琊诸葛氏,其祖诸葛丰曾在元帝时担任过司隶校尉。”

  主臣二人都没有去深究其中意味。司隶校尉权力过大,曹操不可能将这个职位交给外人。而张飞对刘备忠心耿耿,在曹操任下,他成为司隶校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诸葛亮倒是不足为惧,紧要程度得看是否能寻到此人。若是寻不到还好,他们能力再大也不能越过时空到未来探一究竟;若是能寻到么,自然就不太好说了。

  远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皱起了眉头,没有一丝被天幕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