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英雄】1.4
��然对温氏的家大业大很有信心,但若是跟朝廷对抗起来,那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尤其是这在朝执政的赵宋官家还不是什么明君,而老赵家又是劣迹斑斑的存在——前有太宗皇帝娶有夫之妇刘氏,还让刘氏与其丈夫结为义兄妹加以厚待,后有仁宗皇帝因为宠爱贵妃而闹出生死两位皇后的丑闻,这就足以证明赵宋官家确实就是色令智昏的本性。

  更严重的是,这大宋朝的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还算是有点作为的君王,而现在顶头上的赵宋官家,那简直就是没话说。

  大宋到现在还不曾亡国,绝对就是因为有着诸葛神侯那一众相公在力挽狂澜。

  就是这种情况下,温晚可不得把大女儿给藏得严严实实了!

  这万一叫那些没有分寸的外人给看了去,那就着实是不妙。

  试问从古至今有绝世容颜的女子,能有几个是夫妻和睦安享晚年的?

  就是说最近的唐朝,那名动长安闻名天下的杨贵妃,最后不也是被骂为祸水,于马嵬坡下成了一捧又腥又臭的泥土?

  纵使天生丽质难自弃,但温父却不希望自家的宝贝女儿被一朝选在君王侧。

  于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就是最好的策略。

  可女儿长到十九岁,总归是要嫁人的,这时候一直和女儿有着通信来往,还是被妻子亲自订下娃娃亲的张家长子就进入温父的考虑范围里。

  这张家的确是名门望族,不过和张家长子所在的只是旁系,却一直有着不纳妾的规矩,而且那张家长子每年都会不辞劳累的过来见他女儿一面,还生的一张不俗面孔,倒也算得上是青年才俊。

  特别是这张家父母就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和幼子,于是盼女心切的夫妻二人对他的女儿也十分用心周到,再加上对于儿媳生男生女一事也不在意——这确实就是正中温晚的下怀。

  但考究女婿多年,最后还是勉强满意将女儿托付出去的温晚,哪里能未卜先知看出这女婿其实就是一个短命鬼!

  当大女儿做了寡妇,还被张家要求守丧的消息传到温家时,温晚简直就要被气晕过去。

  ——看着十分硬朗俊俏的青年,怎么就是个不中用的呢?

  就算后面张家父母写信过来解释说是担心儿媳会已有身孕,温晚也觉得十分不得劲,还立即回信过去冷嘲热讽一番,并极力反对要他女儿在张家守孝三年的事情。

  毕竟谁知道这张家人会不会将长子的英年早逝给归咎在他女儿身上,然后就使劲的磋磨他女儿啊?

  即使秦汉以来天下人对于寡妇再嫁这种事情接受良好,并认为女子之所以会成了寡妇,那就是因为她丈夫压不住那天大的福气。

  要知道汉朝时期的汉武帝生母也是寡妇之身,直接就是贵不可言。

  可万一张家那边就是那少之又少的认为寡妇不详,寡妇克夫的愚钝小人呢?那他女儿岂不是要受苦了?!

  于是别管温家跟张家有什么天大的情分,温晚还是坚持要女儿尽快归家,至于什么守孝服丧的,归家之后也不是不可以继续。

  但张家父母就是不知为何,始终不同意。

  直到温晚都不耐烦,要直接休假几日亲自去将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