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第九十九章 p8(修标枪bug)
/>   朱樉很生气,他难得提个意见,老被否,他不要面子的吗?!

  于是,他的大脑飞速转动,还真转出了点东西来:“既然全国太大,那就先在卫所办吧!这总不花什么钱,不费什么劲了吧?先卫所里自己比,在相邻几个卫所比,最后看情况只要不要来京师比!比应了,发点钱,一次性的,也不靡费什么。不愿意发钱,你还可以发点奖状之类的,就如你们之前说的‘戴思恭奖’,这总能提振些士气、选拔人才吧!说不定这些有趣的东西定期办的多了,他们心里的荣誉感多了,还能减缓军队糜烂速度呢!”

  这下子,老朱和朱棣琢磨琢磨,觉得似乎可以。

  他们又看向将军们。

  同样琢磨过了的将军们齐齐点头:“听上去十分不错,可以试试。”

  于是朱元璋拍板:“行,那就试试!”

  【标枪优点是可以破重甲,但在中事史上存在感不太高,因为重量大,携带不易,射程不如弓箭,近战又不如长矛兵,它需要全能型步兵,而我们的兵种是分作协同,弓箭手+长矛兵。

  一般来说,西南少数民族的土司们比较喜欢用它,像播州土司杨氏就出土了不少标枪,宋朝人学习了这种打法,并写进兵书里。

  在明代,对标枪有深入研究的是戚继光,他打小日本的那群倭寇时,认为盾牌兵必须配标枪,“藤牌无弃枪(标枪),如无牌同”。

  主要是靠标枪弥补盾牌兵相对近战,会被对面长枪兵克制。于是利用标枪,给他们补一个中远程技能点。

  但是戚继光打蒙古人就很冷酷的抛弃了标枪,这东西对骑兵没啥用处。

  印度地区,曾记载那边的蒙古人用过一种标枪,你在中国就没怎么听过。

  所以,任何武器,都是因地制宜。

  朱棣此刻运用这种少见的标枪,专门针对对面木盾牌火车的破甲需求。

  而为了解决标枪重,行动力下降的难题,他干脆让这些标枪步兵坐在骑兵的备用马匹上,到了地方下来干架。专门破甲,帮助骑兵冲锋。

  骡马化,步骑协同有木有。】

  刚刚觉得朱棣想的这个办法很不错,甚至有点忍不住要夸两句的朱元璋,听到这里,脑子又是一痛。

  “怎么回事,都嘉靖了,这倭寇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这戚继光也是名将,这回应该能够治了那些倭寇吧。”朱棣安慰老朱。

  【给不熟悉西方史的各位友友强调一下,神罗和古罗马不是直接继承关系,神罗主体是日耳曼人,它有时会被叫做“德一”,虽然并不准确,因为还有意呆和法鸡的土地。

  当时基督教需要西方有一个西罗马政权,给予了查理曼这个法鸡国王合法性。

  罗马正统在东罗马——拜占庭,后来被土鸡奥斯曼嘎嘎了。

  还有一部分正统被毛子继承,沙皇可以称帝,就是那七拐八拐的血缘关系。

  沙皇的意思,就是凯撒,我们只是翻译时采用了它的意译。】

  蹇义恍然:“他们的合法性原来来自于教会!怪不得叫神圣罗马,那教会有自己的军队,也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