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二十八章 《明初那点事儿》……
 “我说,”朱樉又发现了bug,他很疑惑,“为什么是后面五个朝代分一百年?到底谁说我们大明有五百年了?万一只有一百年呢?”

  然后他就发现。这段话说完,整个灵堂里的所有人,霎时都用阴恻恻的眼光看着他。

  那目光仿佛在说……

  崽种,你再说一个字试试!

  朱樉虽然时时作死,也没想马上就死,哪敢犯这众怒?当即老老实实闭上嘴巴。

  朱棣有理有据的反驳朱樉:“嘉靖那不肖子孙都要搞宗庙了,太庙里怎么也有九个皇帝,九个皇帝,哪怕一个20年,都有180年,何况我与爹远远不止一人20年。再者嘉靖之后,显见也有不少皇帝。”

  “不错。”向来冷静理智的朱棡也点头,“若只有区区百年,中间那个‘摄宗’又做何解?”

  他此时已经把这摄宗的出现,当成自家这支重整大明山河的重要标签了。他的后代之中,可是有如光武一样的存在啊!光武若只创了个五十年的朝代,焉能名垂千古,后世流芳?

  总而言之,除了朱樉,在座的众人都认为:

  大明肯定有五百年,没有五百年,也有四百九十九年。当然,如果是五百多年,比如五百一十年,那就更加大好特好了——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五代十国,整个时代,不也就才七十七年吗?

  于是,他们集体冷落忽略朱樉,把有限的注意力,无限地放在光幕透露的讯息上。

  “后辈这朝代,居然修护保护咱的墓了吗?这朝代,倒是个知礼的朝廷。”朱元璋率先做出定论。

  武将们也吁上一口气。

  终于找到安全话题的郭英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陛下任贤革新,勤政爱民,创五百年之基业,除周天子外再无他人,真乃千万古一帝也!”

  这称号自在朝堂上喊出来之后,就被郭英暗暗记在心底。

  这是有价值的,现在,他就如此顺畅地说出这句马屁:

  “不怪后世再如何动荡,多少真龙天子纷纷出世,也得来陛下陵前拜谒一番,告知陛下他们的功绩,依臣愚见,古时有泰山封禅,未来有孝陵拜谒!”

  这越是英雄的人呐,越抗拒不了历史对他的肯定的。

  哪怕早创立了不世功绩的八八,听得这话,也不由绽开了个灿烂的笑容。

  他暗暗想:

  这后辈啊这后辈。每当咱想怪你的时候,你就突然开始夸夸咱,给咱点甜头是不是?

  哼,以为咱是那种,你打个棒子,再给颗枣,就会认可你的人吗!

  ……不过,倒正是这样,可以信信她的话。不用担心她为了讨咱喜欢,胡吹一气。

  想到这里,朱元璋已经做好了接下去又要听到些打击他的话的准备了,并且大度地决定,姑且先原谅后辈,听听她到底要说些什么,再做议定。

  反正听来听去,这后辈嘛,大体还是肯定他的功绩的,对他最不满的,还是觉得他束缚了女性。

  虽然老朱深感自己冤枉,但这事儿,他觉得还是不和这女后辈太过计较,可以详细听听其“生产力”的内容,若是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