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章 平阳被骂
br />
  宫中诸事是由皇后负责。外臣可以去见皇后。少府闻言立刻拐去椒房殿。太子很无语:“就算由母后负责,有些事也得父皇定夺。”

  “说出这话说明你不了解她。皇后若是男儿,即使没有仲卿的天赋也可官至九卿。”

  说到“九卿”刘据想起一件事,“父皇准备令谁为相?”

  前年,即元鼎五年,丞相赵周被控告明知列侯献给天子的黄金不足却不上报,此乃欺君,当交给廷尉议罪时。太子怀疑有人趁机公报私仇。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历任丞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百官也心知肚明。由于涉及到的人多,足金也不是那么好筹的,有钱不一定能换到,所以有些官员被天子问起此事也是能糊弄尽量糊弄过去。

  这样的事不查就是小事,被捅出来就是大事。刘彻这次不管不问,列侯以后敢用黄铜代替黄金。刘彻只能把赵周下狱。

  没等廷尉查清楚赵周自杀了。

  许多人认为人一死这个案子就结了。然而恰恰相反,刘彻令廷尉彻查此事。公孙贺的侯爵也因此丢了。

  倘若公孙贺没钱换黄金可以找公孙敬声拿钱,他卖东西的十五万贯钱没动过。事实上公孙贺不缺钱。夫妻二人远离吸血族人,公孙贺每年食邑也用不完。公孙贺明知得向天子献金,不早早准备好,或高价换黄金,他却心存侥幸。公孙敬声气得骂他活该。

  难道他真以为法不责众?公孙敬声这样问太子殿下。太子回答,换作别人为帝或许法不责众。他父皇最不怕这点。

  话又说回来,由于这事牵扯甚广,刘彻看谁都不顺眼,一直没有任命新相。

  赵周死了快一年,朝中不能一直无相。

  刘彻沉吟片刻:“石庆吧。”

  “他?”刘据震惊,“他那个脑袋能为百官之首?”

  刘彻:“这些丞相没一个消停的。别给朕惹事就行了。”

  太子想想那些丞相,李蔡占用荒地,公孙弘身为百官之首却没有容人之量,很喜欢落井下石。庄青翟跟张汤互相陷害,你给我一拳,我挠你一下,把朝堂当成过家家。

  赵周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把上下心照不宣的事摊在太阳底下。

  “石庆得吓晕过去。”

  刘彻瞥他:“李蔡、庄青翟不也活得好好的?”

  “当朝丞相变成平民,以前门庭若市,如今门可罗雀,活着兴许比死了还难受。”

  刘彻:“身为丞相连这点事都看不开确实不如死了算了。”

  太子噎了一下,转移话题去花园。

  宣室殿附近有个小花园,这样的天梅花该开了。

  天家父子走近花园观景亭把伞递给宦官朝梅树看去,梅花含苞待放。太子令宦官掰几支送去太子宫。刘彻闻言叫他多掰几支送去宣室殿。

  下午,刘彻午睡醒来看到黑色花瓶里的寒梅,不由得心生欢喜:“据儿品味不错。

  ”

  宦官为他更衣:“殿下是陛下一手带大的。”

  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