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的人。一来他即希望襄王打胜仗,却又不想他那么顺遂。

  至少,襄王

  的风头不能越过他去。

  幕僚们常年揣测主子心情,当然也明白太子的想法。

  一人道:“易州开战也有月余,这月余我朝与辽各有胜负,看来这场仗还得再打些时日。”

  “可打仗越往后,打的不是策略,而是军心,是粮草。”又一人道:“粮草足够,军心不乱。陆安荀一举筹够一百三十万石粮,也算是给了襄王足够的底气。”

  “不见得,耶律泓恐怕还有后招。”

  “管他什么后招,打仗是襄王的事,与我们无干,与殿下也无干。”其中一人开口:“襄王这一仗无论成败,于我们都有利。”

  具体利为何,众人心里清楚。败,襄王则大势必去。胜,将来太子登基外无强敌。

  “可若襄王大胜归来,往后在朝中的势力就不简单了。”

  “这有何难?那就让他打胜仗回不来就是。”

  闻言,众人互相看了看,心照不宣地笑了。

  门外,杜文卿安静地等在那,不动声色将这些话听入耳中。

  过了会,里头的人议散出门,瞧见他,皆愣了下。

  但也只是愣了下,并未多想。有人甚至还对他作了一揖,客气寒暄:“杜大人又来见殿下了?”

  “下官有事禀报。”

  “杜大人近日办事很是尽心啊,想来过不久就能高升,本官在此提前恭贺了。”

  “多谢。”杜文卿拱手。

  一皇子当太子虽势在必行,可这势也仰赖杜文卿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前太子残余势力,几乎在杜文卿的相助下收拾得干干净净,眼下整个朝堂几乎全在新太子掌控中。

  太子对杜文卿很满意,这些日更是有将杜文卿当心腹的架势,使得其他幕僚对杜文卿渐渐客气起来,有些还明里暗里巴结。

  不过杜文卿很会做人,不论何人何事,皆一副低调谦虚姿态,使得往回嫉妒或看他不顺眼之人也很快接纳了他。

  这会儿,几个官员跟杜文卿简单寒暄后,陆续告辞离去。

  没多久里头有人出来:“杜大人,殿下喊您进去。”

  “是。”杜文卿应声。

  杜文卿抬脚跨进门槛,只是进了殿内并未见到人,而听见从内室里传来些咳嗽声。

  还有女子温柔小意安抚之言。

  “殿下服药已多日,怎么还不见好?整日这般咳,铁人也受不住。”

  “无碍,今日你又做了什么东西?”

  “灵儿熬了些滋补的汤,近日殿下庶务劳累,又感染风寒,灵儿真是心疼死了。”

  这声音娇滴婉转,听得人骨头酥麻。

  果真,太子咳了会,轻笑道:“你个口是心非的小蹄子,若真心疼,又怎夜里缠孤缠到三更不让睡?”

  “这哪能怪灵儿,分明是殿下龙精虎猛食髓知味,灵儿还能如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