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五十八章 借粮打仗老百姓成衙门债主
  “醒醒吧,大白天的做什么白日梦,倘若朝廷管用,前两年中泉还用得着造反?”

  人们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就打仗一事议论起来。

  一老媪道:“我这老婆子年纪大了,经不起东奔西跑,打仗就打仗吧,就算是死在这儿,也没得办法了。”

  另一人道:“外头的世道哪有永庆安稳,出去避难又能避到哪里去?”

  “是啊,哪个地方还能像永庆这般没有徭役,还能得土地的?”

  “听说江原那边治理得不错,应可以去避难。”

  “若是商贩倒也可以过去,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不就贪图郡里的那点甜头吗,没有徭役,有耕地足够养家糊口,官盐也便宜,江原它有这些便宜占吗?”

  “你说太守府是不是想敛财啊?”

  “公告上说了,只借粮,不借钱财。”

  很快郡内二十个县都在讨论这一话题。

  安县作为土匪们的发源地,起了带头作用。

  他们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但凡家里头有余粮的,都主动借粮给衙门。

  龙门村那边的乡民一早就去了里正家里,那许老儿家这两年添了丁,孙儿刚过满月,心中正是欢喜的时候。

  听说太守府的土匪要打仗借粮,二话没说,当即挑了一担小麦来。

  人们见他大方,纷纷调侃道:“哟,许老丈家里头余粮多着呢!”

  许老儿笑道:“这年头,谁家里没有点余粮啊。”

  众人皆笑了起来。

  许老儿拿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太守府要借粮打仗,咱们断不能饿着安县兵,若是把他们给饿着了,谁还来守住我家的土地啊?”

  一拄着拐杖的老儿也应道:“这两年过惯了太平日子,好不容易手里才宽裕了,倘若被那俞州打进来,只怕又得像以前那样喝西北风去。”

  许老儿道:“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如今太守府开了口,想必是真的有难处了,倘若咱们老百姓不帮衬着些,待他们被打走了,那俞州的官打过来,只怕又会像以前的衙门那般,恨不得把咱们扒皮拆骨。”

  这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当初那帮土匪来安县时,是确确实实把益处落实到他们身上的。

  对于这些乡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

  只要土地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

  如今太守府借粮打仗,倘若他们袖手旁观,一旦那帮人被赶走,换一个班子过来,谁能保证他们手里的利益不会被侵占?

  尝到甜头的人们都不想把手里的土地交出去。

  若说跑到外面,到处都乱糟糟的,大家都不想再回到以前被盘剥的日子,索性借点粮给土匪互惠互利,说不定能度过这道难关。

  里正取账本登记前来送粮的人们,叫他们排好队,一家家的来。

  也有人问道:“没有粮,借钱可行啊?”

  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