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第四十七章 女人当官的世道
br />   夫妻二人到底高兴能把仙德的两口盐井拿下。

  贾丛修说起资助给太守府的钱粮,今年灾害严重,倘若能到别处给府衙弄些粮食进来,那帮土匪肯定会把他放到心上,加以器重。

  金氏点头道:“大郎言之有理,咱们贾家全靠那帮土匪给前程,是得把他们喂养好,方才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贾丛修:“待我把盐引拿下来之后,郡内的官盐铺货就交给你们打理了,我到外头去弄点粮食进来。”

  金氏叮嘱道:“你可得多加小心,外头乱得很,弄粮可不容易。”

  贾丛修:“且放心,俗话说富贵险中求,若想把家业做大,总得去冒些风险才能成事,咱们两口子得替底下的儿孙谋福,让他们以后有依靠。”

  金氏:“你外出把老大和老二捎带上,这样我也放心些。”

  贾丛修点头。

  夫妻二人也是有野心的人,更懂得及时抓住上升的机会。

  想要从三口盐井上牟利,总得替那帮土匪做些什么,才能让贾家跟衙门的关系更为紧密。

  只有自身有足够的利用价值后,别人才没有机会来撬生意,若不然太守府凭什么要把盐井许给他们贾家呢,毕竟那么多商贾可以选择。

  这是贾丛修眼光长远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是赵雉担忧的地方。

  三口盐井官私混卖,足以成就一方巨贾。

  赵雉并不想弄这么一个大商人在永庆郡。

  梁萤却有不同的见解,同他说道:“扶持贾家,是为了以后的官商协作,他贾家把生意做得越大,跟我们的关系就越紧密。

  “在这样的前提下,倘若我们这帮土匪垮台了,他家也落不到好。

  “把双方捆绑到一起,有了共同的巨大利益,贾家以后就会想方设法替太守府效力,保住我们莫要垮台,间接给我们支撑,利大于弊。

  “且私盐贩子走街串巷,东躲西藏,得来的消息可比我们灵通多了。

  “只要贾家把私盐铺得越远,我们获得各方消息的渠道就更加便捷,能很快了解外头的局势变动,以便提前做好应对。”

  赵雉坐在太师椅上若有所思,“话虽如此,可若他也像贾丛安那样招兵买马呢,岂不是养虎为患?”

  梁萤抿嘴笑,“你会容许他有养兵的苗头吗?”

  赵雉:“自然不允。”

  梁萤:“养了这么肥壮的狗,自然会在它身上装一双眼睛,也会时不时敲打贾家,太守府要的是纯商人,而不是他兄弟贾丛安。”停顿片刻,“退一万步来讲,倘若贾家起了心思,公家要搞一个私盐贩子,法子多得很。”

  这点赵雉倒是没有反驳。

  民不与官斗,总是有道理的。

  只是他怎么又知道梁萤的算盘呢,她就是要把贾家养肥,以后才好搞合资企业。

  先让贾家把渠道和自身实力做得完善,公家再直接入股,捡现成的搞垄断,那多省事。

  这些谋划她不会跟赵雉讲,他也听不明白,只提前布局为以后做好准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