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三十一章 又有人的智商要被按到地上……
��是他们抬头挺胸的底气,他们仿佛已经摆脱了被权势欺压的悲惨境地,开始变得有自信,有信仰。

  而那种信仰,是衙门给予的。

  因为衙门告诉他们,谁都不是为了生下来被盘剥压榨的,是为了过好日子,为了让自己越过越好,而不是越来越糟。

  这里的人们经过打豪绅一战后,产生了极强的团队荣誉感。

  他们坚信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定能翻身农奴把歌唱。

  而现在,他们站起来了,在衙门的协助下堂堂正正地站起来做人。

  在他们的心里,衙门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的信仰之源,因为那群人是实实在在把益处落实到他们每一人身上的。

  这样的公家,值得他们去拥护,去爱戴,去支持。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呼喊,老儿应了一声,扛着扦担过去了。

  胡县令站在阳光下,看着那老儿瘦削却有力量的背影,深刻地意识到,这才是政通人和的最高境界啊。

  官民一心,军民一心。

  他的平阴县也是这般,官民一心军民一心。

  可是他的老百姓们个个麻木不仁,没有分毫朝气,完全没有这里的老百姓有生机憧憬。

  明明都是一样种庄稼的人,明明他都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为什么还是越来越糟糕了呢?

  想到这里,胡县令只觉得心口堵得慌。

  似察觉到他的难堪,江安小心翼翼道:“家主若心中有惑,不妨走一趟衙门,他们定能给家主答案。”

  胡县令默默地看向他,“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才导致平阴的百姓都往这边跑?”

  江安摇头道:“不是家主做得不够好,是朝廷腐败,烂到了骨子里,没得救了。”

  胡县令没有吭声。

  他只望着阳光下成片的麦地和青青郁郁的稻田。

  今年风调雨顺,平阴县的老百姓同样能迎来大丰收,可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公粮上交后,府衙就得上交五千贯给太守府。

  他忽然感到了疲惫。

  那种深入到骨子里的厌倦啃噬着他的日渐衰老的心。

  当初明明踌躇满志,盼着在仕途上发扬光大,结果志气一点点被磨灭,仅剩一地鸡毛。

  带着颓靡的心情,胡县令回到了县城,连午饭都没吃,只关在屋里郁郁不开心。

  江安瞧着心疼。

  自家主子年纪大了,倘若病出个好歹来,可没法回去交差,思来想去,便在下午去了一趟衙门,送上胡县令的身份凭证。

  猝不及防接到隔壁县令过来走访的消息,可把李疑给吓了一跳。

  现在梁萤没在衙门,他也顾不了许多,来者毕竟是客,当即领着程大彪等人亲自走了一趟客栈。

  胡县令得知衙门里的人来请,他也是吓了一跳。

  慌忙从床上坐起身,一边指责江安自作主张,一边又欢喜。

  他到底有几分读�